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歲尾年初,部分珠三角外貿企業再次面臨經營困境。然而,也有一批同類企業在這個寒冬中艷陽一片。相似的企業卻有著不相同的命運,原因便在於這些企業較早地轉變了觀念,進行轉型升級,轉變市場方向——
歲尾年初,一些關於珠三角外貿企業“訂單荒”、“關門”、“利潤降到零”的報道見諸各類媒體。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訂單小、員工少、現金荒、成本高”成了眾多中小外貿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大量以加工貿易或出口導向型的傳統中小企業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然而,記者近日在珠三角調研中發現,有一批同類企業卻呈現出勃勃生機。同樣面臨“人荒”“錢荒”“訂單荒”,緣何“冰火兩重天”?原因在於這些企業較早地進行轉型升級,轉變市場方向。由此可見,中小外貿企業要留住“春天”,就需要在“轉”中求生存、謀發展。
第一“轉”是轉變發展思路。由於長期以來形成的慣性思維,不少外貿企業認為做內貿不如做外貿。做外貿,根據訂單,將産品運到碼頭就能做成生意。而做內貿,首先要設計相關的産品,在做好産品的基礎上再打響品牌,然後還要開拓、管理一個銷售渠道,投資大、週期長。這種觀念一直影響著部分外貿企業的發展。
但在當今國際經濟形勢下,一方面要固守經驗,另一方面也要大膽轉變。外貿企業應該逐步擺脫單純代工製造、産品附加值低的境地,逐步走向産業鏈的合作與服務環節,贏得更多收益。
事實證明,一些外貿企業改變經營策略,目光向內,將開拓國內市場與保持國外市場並舉,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例如,廣州一些外貿服裝企業就在內銷上大膽探索,把國外設計師作品買回來,成為打開國內市場的敲門磚。
第二“轉”是走科技興貿之路,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日前,廣東瑞洲科技公司總經理郭華忠就對記者坦言,今年許多出口型企業遭遇了寒流,但瑞洲科技憑藉技術優勢,出口不降反升,出口量同比增長了3倍。中小外貿企業在勞動力成本上升、匯率變化、國際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受到衝擊在所難免,只有持續不斷地科技創新,才能穩坐釣魚臺。
第三“轉”是轉到新興市場,轉到投資洼地。近年來,不少珠三角外貿企業將視野拓寬,努力拓展新興市場,同樣收到了良好效果。還有一些企業進行産業轉移,到內地省份尋求更低的製造成本。更有些企業乾脆走出去,用投資來替代出口。
第四“轉”是以政府的“轉”促進企業更好地“轉”。企業在“轉型”,各級政府也應轉變服務方式,構建良好的市場環境,為企業“過冬迎春”提供更多的條件,給企業以支持。各級政府應根據實際在制度上創新,如在金融制度上創新,讓民間資本介入,在稅收制度上創新,如減輕創新企業的稅收壓力等等。
總而言之,對很多外貿企業來説,已經到了不“轉”不行的關鍵時期。只有積極地“轉”,才能更好地求新求變求發展,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常沐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