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昨天記者從首航直升機公司和999急救中心獲悉,保險公司的參與將使得航空急救的消費門檻由數萬元降至數百元,如果推廣順利,兩年內直升機急救有望在北京得到普及。
1月2日,一架“小松鼠”急救直升機將一名外籍摔傷男孩從張家口緊急轉運北京,國內醫療空中急救由此踏出艱難的第一步。不過,面對每小時3萬元的高昂成本,多少普通市民能在危急時刻享受到直升機急救的服務?
北京999急救中心副院長田振彪介紹説:“通常而言,地面運輸轉運急救病人的風險是空中轉運的8倍,尤其心血管疾病、腰椎受傷的病人。”但費用太高是制約北京直升機急救體系發展的最大阻力。在國外,航空急救有政府買單、政府購買服務和商業運作等多種模式。
首航與999合作嘗試的航空急救模式現階段是走保險的市場化運作。此前,999急救中心已經與人壽、平安等多家保險公司推出地面急救保險卡,每年支付100元就能享受突發意外傷害時的救治資金保障,目前已銷售50多萬張。“我們正在醞釀將急救保險卡升級,如果投保的人群多,市民可能每年支付不到300元,就能在必要時用上直升機,但最終保費標準還要看保險公司的詳細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