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一紙文件使得海正藥業(600267.SH)開年即陷入“環保門”, 股票于1月4日停牌一天。當晚,公司出具公告,對事件進行解釋並表示將落實整改方案,在限期內解決問題,並及時上報環保部門。
但有投資者指出,2011年三季報中海正藥業母公司資産負債表中突然新增5.44億元的鉅額長期應收款,公司卻並未對此做出解釋。
而被海正藥業起訴的上市公司三精製藥(600829.SH)一筆欠款更是可追溯到多年前,在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後,二審的結果似乎也遲遲未見公告。
新增5.44億長期應收款
2011年三季報顯示,較2011年中報,海正藥業母公司資産負債表中新增長期應收款5.44億元。由於在合併資産負債表中並無此項應收款項,按照常理推測,此筆欠款應為海正藥業旗下控股子公司對上市公司的欠款。
有接近海正藥業的人士推測,該筆欠款可能是海正藥業旗下負責製劑銷售的控股子公司浙江省醫藥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醫藥公司”)的欠款,由於醫藥公司一直替海正藥業銷售産品,可能採用類似于分期付款的方式來還款,因而産生該筆長期應收款。
作為海正藥業控股子公司,醫藥公司多年與上市公司發生關聯交易,且金額佔母公司應收關聯方賬款比重一直較大,但多份定期報告也顯示,其欠款金額一般都小于1億元,且賬齡一直小于1年。
投資者表示,該筆長期應收款是突然在2011年三季報中出現的,而之前的多份定期報告中均無此類別的應收款,難道是公司記賬方式突然發生了變化?
此外,2011年7-9月,海正藥業母公司營業收入也僅為5.33億元,小于該筆新增長期應收款5.44億元。
也有財務人士表示,該種長期應收款可能就是母公司對子公司的借款或者是採用融資租賃的方式租賃設備等給子公司。
據資料,2005年,海正藥業收購浙江英特藥業持有醫藥公司39%的股權,變成醫藥公司第一大股東,控股85%。但有意思的是,2010年報顯示,醫藥公司為海正藥業母公司應收賬款第一名,但與上市公司關係卻顯示為“非關聯方”。
三精製藥未付款訴訟何時休?
此外,有投資者指出,海正藥業有一筆多年的訴訟一直未有定論。
據2011年中報,2011年6月末,海正藥業單項金額雖不重大但單項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為三精製藥等公司的欠款323萬元,全額計提理由為“收回存在不確定性”。
2006年報顯示,海正藥業因三精製藥等多公司和自然人未支付貨款而向台州市中院等提起訴訟。
海正藥業披露,三精製藥未支付貨款一案,2008年一審已判決,但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浙江省高院提起上訴,截至2008 年12月31 日,二審尚未判決,公司已按賬面應收賬款餘額全額計提專項壞賬準備。
隨後,在2009年報,海正藥業經催討收回原賬面應收三精製藥等單位貨款70萬元。截至2010年中報,三精製藥欠款數額為186萬元,而二審結果海正藥業也未在之後的年報中提及。
查閱三精製藥2005年至今的年報,並無關於該訴訟的相關信息。中國資本證券網致電三精製藥,對方公開電話無人接聽。
1月5日,海正藥業的工作人員表示董秘張薇不在辦公室,對以上疑問無法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