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近半企業市值遭腰斬 海工類異軍突起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5日 08: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記者 戴榆

  昨日(2012年1月4日),上海航運交易所《航運交易公報》公佈了《2011年度中國港航船企市值50強》排名榜單。根據榜單統計,截至2011年12月30日收盤,上海、深圳和香港證券上市的全部60家中國港航船企公司總市值較年初幾乎全部縮水,近半企業慘遭“腰斬”。

  對於此前普遍被認為航運業低迷時期出路之一的海工市場,去年表現搶眼,50強榜單中的4家海工類企業的排名,全部進入前15強。

  港航船企市值縮水嚴重

  2011年,深受航運業低迷之累的中國港航船上市公司受業績和國內資本市場動蕩雙重影響,出現大幅市值損失。《航運交易公報》昨日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0日收盤,在上海、深圳和香港證券市場上市的全部60家中國港航船企公司總市值較年初幾乎全部縮水,近一半企業甚至慘遭“腰斬”。

  以中國遠洋(601919,收盤價4.5元)為例,其市值由2011年2月15日高點1069億元下跌至12月30日的444億元,2011年損失高達60%。中海集運(601866,收盤價2.38元)則由2011年初的市值高點549.2億元下跌至247.1億元,市值損失近50%。而在航運市場高峰時候,中國遠洋的最高市值曾在2007年10月25日達到6255億元,幾乎相當於榜單列出的所有50強企業市值的總和。

  除了業績虧損的航運企業外,那些盈利能力較好的航運企業2011年的市值變化也各有韆鞦。據《航運交易公報》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盈利1.75億美元的東方海外國際 (00316.HK),2011年12月份市值較年初下跌33%,跌幅較其他航運企業較小,以223億元的市值位列榜單第10位。業績一直領先同行的中遠航運(600428,收盤價4.00元),2011年前三季度業績下滑近26%,但其市值卻縮水56.4%,位列榜單第25位。

  其中,在2011年4月借殼上市的中昌海運(600242,收盤價5.94元)則成為2011年市值波動最大的航運企業,其2011年7月份最高市值為39.58億元,但此後出現大幅跳水,2011年12月份總市值為17.18億元,降幅近60%,位列榜單第49位。

  航運企業受累運力過剩

  根據榜單顯示,2011年航運企業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多數企業排名靠後,4家航運企業跌出榜單,在前5強的排名中,僅中國遠洋依舊在列。

  不過相比而言,港口、船舶及海工裝備製造企業的整體排名則較靠前。中國重工(601989,收盤價5.06元)以744.5億元的總市值坐上頭把交椅,上港集團(600018,收盤價2.58元)以總市值592.5億元緊隨其後,中國最大的海工船舶運營商中海油服(601808,收盤價14.56元)則以573.9億元總市值位列第三。

  某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相對於港口和船舶企業,航運企業業績的週期性表現更為明顯,容易出現業績“大起大落”的情形,而企業市值是由投資者對企業的預期體現的,投資者容易在市場繁榮時過於看好企業資産和未來發展,産生“泡沫市值”。而在市場下滑時,由於航運企業的主要資産——船舶無法從事水運以外的其他生産活動,容易被投資者視為“無效資産”而過度拋售,導致市值過度低估。

  某航運資深人士昨日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港口碼頭具有綜合性價值,除了有地方性的補貼與支持之外,還擁有土地資産的優勢。但是航運受的壓力則不同,如果沒有貨即變成空船,受到最為直接的影響。

  資深業內人士馬途表示:“航運業的危機有一個傳導過程,航運企業首先受到波及,然後才會慢慢影響到上下游行業。另外,從統計數據上看,2011年的港口吞吐量並沒有出現下滑,還是保持兩位數增長,這顯示運價低迷的主要罪魁禍首是運力過剩,而這對港口企業業績並不構成影響。”

  海工類公司全部進入15強

  值得一提的是,50強榜單中的4家海工類企業的排名非常耀眼,全部進入前15強。運營有31艘鑽井船的中國最大的海工船舶運營商中海油服以573.9億元總市值位列50強榜單季軍。作為世界最大造箱公司和重要的海工裝備製造商,中集集團(000039,收盤價12.25元)以254.88億元總市值位列第8位。海油工程(600583,收盤價5.51元)與振華重工(600320,收盤價4.70元)分別以209.2億元與188.7億元位列榜單第11與13位。

  上海市造船工程學會理事長張聖坤早先在第16屆中國國際海事會展上也表示,目前行業內的許多企業開始轉型,轉而生産其他相關産品,其中就特別提到了發展海工裝備的市場拓展空間較大。

  《航運交易公報》援引業內人士的話表示,在未來高油價的推動下,全球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投資規模在2012年將明顯擴大,預計全年可達到5290億美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規模的擴大,將帶動海工裝備製造及運營企業的業績在未來5年內出現井噴。但由於海工建設項目投資大,産出效益相對較慢,目前所有海工類企業均處於虧損狀態,市值要出現大幅回升,尚需時日。

  昨日某外資企業航運業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出其擔憂,從目前投資的巨大熱情來看,如果繼續這樣大的投入,5年之後,海工方面可能也會過剩。

  “2011年散貨等一般的航運方面不怎麼好,如今大家都在往海工方面轉”,而且該人士表示,“這些領域建設的週期較長,投資成本大,産生效益比較慢。”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某高管此前在第16屆海事會展上也表示,2011年海洋工程裝備市場總體好于2010年,造船市場短期難以復蘇,很多船企紛紛轉向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未來競爭更加激烈。

熱詞:

  • 海工
  • 腰斬
  • 收盤價
  • 企業市值
  • 上港集團
  • 運價低迷
  • 市值損失
  • 航運企業
  • 市值縮水
  • 總市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