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逆週期控通脹更重要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4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物價上漲勢頭已初步得到控制,明年物價漲幅將趨於回落。”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明年CPI平均水平可能將控制在3.5%。”

  2011年,物價玩起了“過山車”。CPI漲幅迭創新高,7月更是達到6.5%,創下37個月來的新高。此後物價一直高位徘徊,直至年末才大幅回落。

  范劍平認為,推動2011年物價走高的因素主要有三個:一是貨幣發行太多,貨幣發行之後要找地方“賺錢”,這種需求必然導致物價上漲。二是要素市場上,勞動力工資上漲,導致企業産出意願下降,産生成本推動型通脹。三是各國央行實行的刺激性政策,導致流動性氾濫,推動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高漲,造成輸入性通貨膨脹。

  2012年,中國將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因此貨幣發行因素將大幅減弱。此外,在整體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要素價格增速也將放緩。惟一不確定的是輸入性通脹因素。

  “2012年,全球經濟有下行風險,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應該隨之下跌。但如果美國經濟前景不佳,大選期間總統候選人可能為了拉選票而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來刺激經濟,美元疲軟或刺激商品走高。”范劍平説,“2012年中國物價整體將呈現回落趨勢,但如果美國在年中再度推出刺激性政策,需警惕物價在下半年反彈。”

  對於建立長期防通脹機制,范劍平認為非常有必要。

  “價格反映商品的供求關係。中國第一、第二、第三産業中,第三産業除去個別行業有壟斷外,基本處於供不應求的階段,但可以通過需求調節。第二産業結構性産能過剩,調控至平衡也相對容易。最終物價平衡要看第一産業。”

  范劍平進一步分析,往往我們都是在菜價、肉價上漲後限制漲價,但由於食品需求具有剛性,這樣的調控效果有限。而往往在農産品價格下跌時埋下了漲價的隱患。因為農産品價格下跌後,谷賤傷農,農民不願再種植農産品,到下一年,這些農産品就出現短缺,導致價格上漲。

  范劍平呼籲,政府更應重視農産品價格下跌,下跌時補貼農民,保證供給。補貼的種類也應該調整,“國民生活水平,飲食結構已經改善,對口糧的需求有所下降,但對豬肉、蛋禽和加工食品等消費上升”。

熱詞:

  • 通脹
  • 范劍平
  • 首席經濟師
  • 國家信息中心
  • 師範
  • 貨幣發行
  • 過山車
  • 農産品價格
  • 國際金融報
  • 第三産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