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新華視點:誰奪走了高價大米的高額利潤?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4日 09: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圖為五常市一家米業公司與農民簽訂的水稻收購協議,其中詳細規定了收購時間、價格和水稻質量(攝于2011年11月1日)。新華社記者 程子龍攝

  米業“奢侈品”:要讓農民分享高收益

  記者了解到,五常水稻産業基本是訂單農業,訂單水稻佔90%以上。最開始是為了穩定米源,讓農民賣糧不愁,然而,實際運行中,一些糧企卻把市場風險推給農民,在訂單中“做手腳”,而有關部門也沒有為農民爭取更多權益,致使當地農民糧食根本賣不上高價。

  近年,五常大米的價格越來越高,除稻農的種植因素以外,五常市有關部門的運作及企業的商業廣告也起了助推作用。當地宣稱,五常大米是全國唯一集“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等三項桂冠于一身的“精品大米”,大有成為中國米業的“奢侈品”之勢。

  然而,被不斷推高的産業附加值,卻大部分進了加工企業以及相關人員的腰包。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官員在利益分配問題上,並沒有為農民“撐口袋”。

  作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五常市綠色食品辦公室的人員同時還是稻米産業管理中心以及大米協會的工作人員,一套人馬三塊牌子。身兼三個部門負責人的姜大偉説,這幾個機構的職能,是統一行使對稻米市場的引導和管理、帶領企業闖市場,維護企業利益,而對稻農利益只字未提。

  與此同時,企業之間也在形成聯合體以控制水稻市場。目前,五常市米企林立,僅在有關部門註冊的就達222家,這些企業幾乎消化了五常市全部186萬畝稻田所産的25億斤水稻。

  五常市一位副鄉長透露,五常年産25億斤水稻,如果一斤稻多為稻農爭取1角錢的話,每年就可為稻農增收2.5億元。但有誰願意去做呢?

  五常市農業局副局長秦利明説,五常的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發展得很超前。五常稻農手中的水稻,也應該賣到5塊錢一斤,但實際上相差甚遠。

  如何讓農民分享米産業的高附加值?地方政府官員該有何作為?記者幾次聯絡五常市委市政府有關主要領導,電話裏均表示很忙,沒時間談這件事。

  中國農村社會學研究會會長陸學藝認為,五常大米的産業發展問題在當前具有代表性。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發展的目的,是要解決農民增收問題。這需要地方領導樹立科學發展觀和執政為民的理念,在農企利益協調機制的建設上,政府不能缺位,要把富民産業落到實處。同時要解決農産品流通環節混亂、一些黑心商家趁機謀取不正當暴利問題。

熱詞:

  • 新華視點
  • 有機水稻
  • 稻農增收
  • 農村社會學
  • 科學發展觀
  • 水稻産業
  • 出米率
  • 大米加工
  • 農民專業合作社
  • 奢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