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圖為五常市一家米業公司生産的“金磚米”,每小盒(一斤)99.9元(攝于2011年11月2日)。新華社記者 程子龍攝
賣不上價:訂單反成束縛“枷鎖”
由於五常水稻質量好,一些國內外知名米業巨頭紛紛在此設廠,不僅國內上市公司北大荒、中糧集團、東方集團等企業在五常盤踞一方,就連外資企業益海糧油也早早來到五常市安營紮寨。
按常理,超過200多家的加工企業在此爭奪稻源,稻農應該待價而沽,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水稻根本賣不上價。
農民為何沒有話語權?記者通過調查發現了五常市農企之間訂單的“秘密”。稻農反映:一些企業簽了訂單不履約,不按訂單上的價格收稻,訂單反而成為企業單方面約束稻農的工具。
安家鄉雙喜村稻農老李説,他去年和一家公司簽了訂單,公司承諾如果買其公司的稻種,再把水稻賣給該公司,水稻價格就比市場價每斤高7分錢。可秋收時公司卻不收糧,稻農用車把糧都送到公司也不讓卸,多家公司聯起手來“憋稻”,農民哪能賣上高價。
民樂鄉一位婦女説,與她家簽訂單的公司本來承諾收了稻就按高於市場價的標準付款,可卻遲遲不付款,直到2011年11月底才通知她家水稻價格,結果每斤稻還比市場價低1角錢。
記者採訪發現,不僅五常一些企業不履行訂單,一些訂單裏的內容也類似于“霸王條款”。在一家企業的《水稻購銷協議》上明確寫著“水分不得超過16%”、“水稻保底價1.80元/斤”、“乙方向甲方交納保證金1000元/坰”等內容。
有的企業訂單極不規範,一家名為豐粟有機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2011年與農民的訂單只是把一張按著稻農紅手印的簽名紙,附著在一張空白訂單的後面,許多農民想通過法律渠道維權都沒有辦法。
部分稻農反映,多數企業不是用高價格和守信用來拴住農民,而是用“非常手段”來控制住稻農與其續約。民樂鄉稻農老張説,他家2010年跟一家企業簽了訂單,在賣完稻結賬時,按每畝地100元錢的標準扣了他家的稻款;如果2011年不跟這家企業續約,被扣的稻款就別想要回來了,無奈2011年又續了約。
對於農民反映的問題,米業企業作何解釋?東方集團米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閆循慶説,2010年企業未履行部分訂單,是因為稻農的水稻不合格,沒法收。記者向他索要該企業與農民簽的訂單,閆説這是企業的商業機密,不能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