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價格暴跌 “拉菲”風光不再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2日 08: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紅酒銀行

  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國內葡萄酒的進口量僅為0.531億升,但這一數值到2010年上漲至2.861億升,在過去的兩三年裏,由於紅酒消費量的劇增,紅酒銀行、紅酒基金,各種各樣的紅酒投資理財産品,如同雨後春筍般紛至沓來。我們應當如何理性地看待葡萄酒的投資呢?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投資者參與葡萄酒投資方式越來越多,最直接的是現貨買賣,通過酒莊的代理商購買或者是去拍賣行進行拍賣。但是目前這種拍賣的形式更多的是在倫敦市場或者香港市場進行。大陸市場上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具有公信力的拍賣市場。

  第二種投資方式是購買期酒,但投資者一般都是通過當地代理商在倫敦期酒市場完成這個過程,而其中存在很大的不確定因素,需要每一個投資者自己把握。

  對於目前在國內一線城市興起的紅酒銀行來説,專家認為,這些所謂的紅酒銀行更像是一個供投資者與收藏者存取葡萄酒的酒窖,與國外成熟的經驗相去甚遠。(央視《經濟信息聯播》)

  新詞

  春節臨近,大家對於紅酒的談資增多。紅酒原本是一種純粹的消費品,但是近年來由於價格大漲,又適合長期保存,所以很多人乾脆把它當成了投資品。

  説起近年來火爆的紅酒收藏,就不得不提起拉菲。過去近十年的時間裏,拉菲已經成了國內葡萄酒市場的一張晴雨錶,不管拉菲酒莊怎麼提價,市場上依然是越賣越好。

  然而,記者近日在對紅酒市場進行回訪時卻發現,從2011年中秋節之後,拉菲似乎進入了一個下滑通道,這究竟是何原因?

  現象

  拉菲進價已經跌過20%

  拉菲是一個被國人知道得最為廣泛的一種法國名莊葡萄酒名稱。在國人的消費習慣下,它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徵,可以説,中國消費者的強大購買力是拉菲八年來價格一路上漲的原動力。然而這種情況在去年的中秋節前後迎來了一個轉折。這種轉折體現得最為明顯的,就是在拉菲消費力最強的廣東、福建、江浙等地。

  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的數據顯示,以一箱12瓶1982年産的拉菲為例,1999年它的交易價格為2613英鎊,在去年早些時候,它曾經一度瘋漲到每箱49000英鎊,價格翻了17倍還多。而在國內,大拉菲的最高價格也曾經一度炒至30萬元一瓶。然而如今,它卻已經風光不再。經銷商手裏的拉菲進價已經跌過了20%。

  獨立酒評人朱立農告訴記者,1982年的大拉菲,從去年上半年70萬港幣的拍賣價降到32萬,1990、2000年份拉菲跌幅已經超過15%,法國五大一級名莊的平均跌幅也超過了12%,這是在過去八年來從沒出現過的情況。在去年10月份的拍賣會上,拿出來拍賣的拉菲差不多有300多支,最後有50到60支居然流拍,這在過去也是從沒見過的現象。

  原因

  假貨橫流 藏家變現

  可以説,此前紅酒拉菲大漲,中國買家出力不少。據了解,去年倫敦葡萄酒期貨市場上增加的會員50%以上來自中國,而從2009年開始,拉菲拍賣現場90%以上的都是中國面孔。

  過去的幾個月裏,假拉菲的消息層出不窮,不僅讓消費者開始對這個市場産生懷疑,更對拉菲這樣的高端葡萄酒喪失了信心。此前,由於較多的國人並不了解拉菲等葡萄酒的文化,很多資金進入都存在跟風追捧的特點,以至於拉菲的價格和價值嚴重背離。但在早期的盲目跟風後,尤其是最近一兩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懂得如何挑選真正適合自己消費和飲用的葡萄酒。

  與此同時,國際經濟環境帶來的影響也開始在葡萄酒市場顯現出來。尤其是歐債危機的持續,使得不少藏家將手裏的酒放到市場中去變現,以度過危機。儘管最高已經超過30%的下跌幅度,仍有不少行家認為,拉菲的價格仍存在泡沫。

熱詞:

  • 拉菲
  • 暴跌
  • 不確定因素
  • 經濟信息聯播
  • 投資者
  • 流拍
  • 紅酒
  • 葡萄酒市場
  • 期酒
  • 下跌幅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