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皓專欄

宏皓:政府“推地熱”再起 催生虛擬經濟膨脹憂患

發佈時間: 2012年10月31日 12: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專欄介紹

宏皓

宏皓

專欄作家

原名章強。著名金融學家﹑融資專家,北京交通大學客座教授、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金融智庫首席金融學家、政府、上市公司融資顧問,中經産業基金理事會秘書長。

  進入下半年,地方政府推地速度和力度都在加強,僅10月份,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10個主要城市的土地出讓金合計超過400億元。調控伊始,地方政府為與中央政策保持一致,避免做“出頭鳥”,紛紛放緩了土地出讓的節奏,但是在地方政府依賴土地財政的大前提未能解決的前提下,一年多的市場低迷使得部分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已經捉襟見肘,這種情況下多個地方政府開始在老路徘徊,土地出讓“閘門”再次被打開。地方政府仍然熱衷於繼續賣地,這樣的發展模式無疑將會導致中國經濟出現無預警性崩潰。
 
  一、賣地熱潮敲響了虛擬經濟的警鐘

  1.大量國有企業拼搶“地王”

  土地市場回暖和“地王”頻現顯然會導致實體經濟受損和一些地方政府更加依賴土地收益。房地産市場的熱度非常直觀的反映在土地市場上,在政府推地和房企拿地的熱情不斷高漲下,各地“地王”頻現。目前土地市場的瘋狂,缺乏宏觀經濟形勢的支持,顯得有點基礎不牢,可能助長新一輪樓市泡沫。全國成交總價排前的地塊中大多高價地塊均由央企或國資背景企業獲得,另一些非房地産的紡織企業、制藥企業、家電企業等國有企業也殺入拼搶“地王”的行列中,在“擴內需、保增長”依然為當前首要任務的情況下,大量資金遠離企業,扎堆樓市,這樣的此消彼長,顯然導致真正需要資金的企業難以獲得補給,令國家的産業結構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令人擔憂,對實體經濟的回暖形成不利影響。

  2.民營企業追逐高利潤參與房地産炒作熱情高

  造就“地王”的巨量資金來源成為又一廣泛爭議,近年來我國民營企業普遍出現利潤低、投資回報率差的現象,多個行業投資回報率低於3%。這樣低的投資回報率,帶來兩個問題,一是企業效益不佳,銀行不願向其提供貸款;二是企業投資人因為回報率低,抽調其中的資金參與房地産的投資與炒作。最突出的是海爾電器、海信電器、大中電器等都大舉進入房地産市場。海爾重金進入房地産的事實説明,我國的實體經濟企業為尋求利潤開始進入房地産的投資與投機市場,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實體經濟、社會資金在其他領域找不著保值增值的項目。高額的房價使産業資本投資其他産業收益率下降,風險加大,迫使産業資本投向利潤高、技術門檻低的房地産業,或者直接將資本投入樓市,而這將會造成更大的泡沫。

  各地力推土地拍賣的行為,亦給樓市釋放出一個積極信號,顯示出地方政府有可能迫於財政壓力,對樓市調控政策再次放鬆,致使房價重回上升通道。如此一來,棄經濟結構調整于不顧,將會製造更大的泡沫危機,深深陷入虛擬經濟之中。溫州、鄂爾多斯等地正在發生的民間借貸危機、樓市崩盤危機、擔保債務危機等等,均敲響了虛擬經濟的警鐘。再這樣下去,危機恐將蔓延至全國各地,大家都要為此背負上沉重的包袱,而經濟轉型也將遙遙無期。

  二、以賣地拉動增收必將架空經濟結構調整

  財政歉收、賣地來湊本身就反映了這種土地財政已經成為地方主政者的路徑依賴。國家提出穩增目標,其中本身就包含了“調結構”的需求。此番以賣地拉動增收,依然走的是投資型經濟增長的老路。它在帶動財政增收的同時,也在進一步掩蓋經濟中的結構性矛盾。且不説土地資源對於地方來説相當有限,從穩增長調結構來説,它又會刺激房産等行業的回暖,消解國家的相關調控。

  由於過度依賴土地刺激,穩增長中的“結構性減稅”被架空,産業優化和轉型只能再次被擱置。這對於當地經濟環境無疑是更大的傷害。增收困難的確是個現實壓力。但土地財政仍然未能脫離傳統經濟模式的發展窠臼。不但不能擠掉前期經濟發展中的泡沫,反而會助長經濟虛熱,到頭來經濟始終不會邁上良性的發展軌道。這顯然違背穩增長的調控目標,而徹底變為穩GDP。

  三、地方政府必須走出土地財政惡性循環

  這種習慣性賣地也在一個側面證明,面對經濟的下行態勢,地方層面仍缺乏積極、科學的應對措施。在産業轉型、減稅、削減行政開支方面可能並未有效的規劃。讓地方政府不再依賴土地財政,必須要讓地方政府有新的財政收入,有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后土地經濟時代裏,民間有錢,但政府沒錢。對於地方政府而言, “穩投資”更是“穩民間投資”,要穩民間投資根本在創造適合民間投資的市場環境,並根據産業結構調整對民間資本進行合理引導。例如地方政府可以建立産業基金來調動民間資本,這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形成後,地方政府必然不會再依賴土地財政了。  
  
  重拾土地財政既有無奈之舉,也凸顯地方經濟轉型之困。經濟結構調整非一日之功,不經歷改革陣痛就想順利過渡,簡直就是癡心妄想。地方發展經濟要找準發展的産業, 優化投資環境,通過建立産業基金, 引導和扶持各類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沿著産業升級的方向發展,讓實體經濟日益勃興,而不是絞盡腦汁,投機取巧,奉行“拿來主義”,依仗賣地撐起地方財政。當前的中國經濟如果繼續溫州“錢炒錢”的模式不死,鄂爾多斯賣地蓋房的模式不死,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很難。

  (本文論述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