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哈爾濱國土局濕地上建豪華會所 不夠級別不能進

發佈時間: 2014年04月24日 09: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京華時報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日前有群眾反映稱,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濱江濕地深處的一座孤島上,卻修建了多棟豪華會所,當地漁民百姓稱那裏是“凡人禁地”。據稱,那是2012年時哈爾濱市國土資源局斥資上億元打造的高檔會所,專供領導使用,而且級別不能低於廳局級。真相如何,記者實地進行了調查。

  不夠級別的不能進去享受

  集濕地觀賞、親水遊樂、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濱江濕地公園,位於哈爾濱市道外區民主鎮勝利村。

  4月10日,記者接到群眾反映,濕地深處有一座小島,島上建設的豪華高檔堂所及別墅並不在風景區規劃建築之列,是2012年時哈爾濱市國土資源局斥資上億元打造的高檔會所,專供領導使用,而且級別不能低於廳局級。

  15日,記者來到勝利村。站在江畔向江心望去,隔著一片茂密的蘆葦蕩,可以隱約看到濕地深處有一棟3層高的小樓,旁邊還有一些獨棟別墅。據民主鎮濱江濕地指揮部的工作人員介紹,那個小樓是哈爾濱市國土資源局在幾年前建設的,去年賣給哈爾濱工大集團了,裏面的裝修不是一般的豪華。

  去島上需要坐船。據李姓漁夫講,附近的居民都知道那是國土局建的,也都知道裏面很豪華,但其實多數人沒有真正看見過,都是在裏面幹過活兒的人傳出來的,“不夠級別的領導不能進去享受”。島上有一艘一百多萬元的豪華遊艇。

  自己批自己查沒人管得了

  行駛20多分鐘後,漁船慢慢停靠一個歐式建築的碼頭。走過碼頭是一個小廣場,中央立著一塊三角形石頭,上書“無名島”。島上建築幾乎全是實木結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棟3層高的主建築,周圍是若干獨棟別墅。

  通過一座曲折的實木橋來到主樓,推開沉重的實木大門,只見寬敞的走廊金碧輝煌,兩側是大小不同的餐廳包廂,均以歐美風格為主。幾名工作人員聽見聲音走了出來。記者表明身份後,對方稱進樓參觀需要打電話請示領導。幾經聯絡之後,一名負責的工作人員表示,如需採訪可與哈爾濱工大集團取得聯絡,國土局已經將這裡賣給了哈爾濱工大集團,也不接受參觀。

  離開小島之後,記者與哈爾濱市國土局取得了聯絡,該局宣傳部部長張麗華表示,並未聽説過此事,需詳細了解情況之後再做解釋。當日17時,張麗華致電記者,稱“國土局幾年前參與過此事,但是去年就撤出來了”。記者追問“參與過”和“撤出來”是什麼意思,張表示自己並不清楚,還需進一步了解。

  16日,記者來到道外區政府。記者發現,政府部門裏的很多人都熟悉情況,但堅決表示不能在報道中透露姓名。據一名知情的幹部介紹,濱江濕地上的小島是國土局3年前建設,位置比較私密,主要是搞一些內部的招待活動。這名幹部坦言:“濕地上當然不能建樓,但是土地的審批單位是國土局,出了問題進行執法稽查的部門也是國土局,而這些建築又是國土局建的,你説誰能管得了他們?”至於國土局後來為什麼將小島上的建築賣給地方國有企業,“可能是受大環境影響吧。”這名幹部答道。

  17日,記者到哈爾濱工大集團採訪,但卻沒能見到相關負責人。

  究竟是樓堂館所還是監測機構

  18日,張麗華再次與記者取得聯絡,併發給記者一份關於建設哈爾濱市地質環境監測站項目的情況説明。説明稱,2012年初,部、省國土系統領導相繼來哈市調研,對加強哈市水土資源保護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此成立了哈爾濱市地質環境監測站,隸屬於哈爾濱市國土資源局。

  “2012年9月,哈爾濱市地質環境監測站開始籌備監測用房建設。經相關部門批准,同意我局在道外區民主濕地建設地質環境監測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哈爾濱市河道管理條例》以及《哈爾濱市城市防洪規劃》的相關要求,不得在島上建設永久性建築物和設施,建築結構為可拆除的木質結構,當防洪需要或者城市規劃需要時,應將臨時建築無條件拆除。2013年2月,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了施工單位,開工建設。”

  為落實中央清查樓堂館所的緊急通知,2013年5月,哈國土局決定,立即停止和取消對市地質環境監測站繼續建設。為不影響松花江百里生態長廊建設和灘塗開發利用,經道外區政府招商引資,哈爾濱工大集團進駐民主鎮濕地。

  21日下午,記者再次與哈爾濱工大集團取得聯絡,試圖了解其企業性質及出資多少收購的國土局“地質環境監測站”,但直至記者截稿時仍未等到任何回復。 據《法制日報》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的新聞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