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從十幾馬力的小型拖拉機整地,到300多馬力的大型機械深耕,種了幾十年地的黑龍江農民王思冬享受到了墾區大型農業機械帶來的增産增收。目前,黑龍江墾區已經成全國領先、世界前列的農業機械化領跑者,並助推東北地區加快轉變農業生産方式。
作為大型農業機械的受益者,黑龍江省嫩江縣伊拉哈鎮紅嫩村農民王思冬面對記者有説不完的話。“以前用小四輪整地,深度只有10多厘米,常年這樣就形成了犁底層,土地‘沒勁兒’,每公頃玉米只能打四五噸糧。”王思冬説,現在墾區大機械幫助整地,深度達到二三十厘米,土地“有勁了”,用墾區先進的玉米種子,每公頃能産9噸糧。
黑龍江墾區九三管理局場縣辦主任張樹平告訴記者,2001年,九三管理局開始和地方縣市對接,利用墾區先進的大型農業機械為嫩江、訥河等地農民深松整地。由於農機馬力大,應用GPS定位系統,整地效果好,糧食單産大幅提高。
張樹平説,九三管理局對嫩江縣的代耕、代播、代收“三代”業務從2005年的8000畝拓展到目前的350萬畝。“農場先進的種植模式逐漸被農民認可,目前嫩江縣應用農場模式化栽培技術的面積已達到230萬畝,帶動嫩江增糧3億斤。”他説。
黑龍江省擁有耕地兩億多畝,但因一家一戶分散經營,農民無力購買動輒上百萬元的大型農業機械,整地深度淺,土地越種越貧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