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布魯塞爾12月29日電(記者 姜岩)看歐盟放創新長線釣增長大魚
歐債危機的背後是增長危機,對此歐洲也許説得不多,但絕對做得不少。有心人不難注意到,自危機爆發以來,特別是今年下半年,歐洲接二連三齣臺“科教興盟”措施,著眼未來十年,放下科技創新的長線,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大魚。
放這樣的長線,首先要舍得投錢。去年6月,歐盟正式通過“歐洲2020戰略”,計劃十年後將研發投入佔國民生産總值的比例從2%提高到3%。今年11月,歐盟委員會又公佈“地平線2020”科研規劃提案,為此將在2014年至2020年間投入約800億歐元的鉅額資金。
主權債務危機時不時就到了火燒眉毛的分上,政府的錢不夠怎麼辦?歐盟的對策之一是強化資本運作手段以促進科技創新。從2012年起,歐盟將加大對風險投資的支持力度,努力消除歐盟內部進行風險投資的法律和管理障礙;從2013年起,歐盟還將啟用新一代金融工具以吸引更多私人資本進入科技創新領域。此外,歐洲投資基金等金融機構今後也將在促進科技創新方面扮演更重要角色。
有了錢,如何運用?從歐盟出臺的舉措看,它沒有打算“全面開花”,而是集中力量辦大事,重點加強工業科技創新,特別是在納米技術、先進材料技術和工業用生物技術等高潛力技術領域的創新力度,同時加強科技創新的市場化。顯然,歐盟這一思路,體現了其對債務危機的深刻反思,旨在重振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解決現有發展模式中借債度日、過度依賴虛擬經濟的結構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