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新網杭州12月28日電(見習記者 沈溦)曾經,國內企業追求“短平快”投資模式一度是海外高新技術項目難以紮根的一大頑疾,也是海歸學子創業無門難題。而今天,在“浙大海外學子浙江行”活動現場,手握高新技術的海外精英紛紛感嘆,“短平快”的時代已一去不返,浙江優越的投資環境和政策扶持令許多投資需求大,投産週期長的海外高新技術落地不再是困難。
所謂“短平快”投資模式,指的是追求投資週期短,風險小,獲利快的低端投資模式。但是隨著中國“十二五”規劃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的指向,和浙江企業轉型升級大潮下,實力雄厚的民營企業開始著眼高科技項目,力求創新和領先。
畢業哥倫比亞大學的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博士後肖守華告訴記者,將自己的高新生物醫藥項目帶回中國是自己一直追求的目標。十年前,他曾通過朋友接洽國內企業詢問投資意向,可是因為企業實力有限,以及追求短期利益為先的投資模式,最終難以成行。
“在美國,新生物制藥企業的投資回報率極高,一旦進入投産階段,盈利能達到銷售額的1/3,但對於那時的中國企業來説,對這一行業的不了解是踟躕不前的原因。”心生感嘆的肖守華十年後再回國,卻發現企業投資方對高新生物醫藥看法已經今非昔比。
“大概一兩年前開始,國內企業的投資目光漸漸從低端産品市場和房地産轉向高新産品市場,一大批有實力和耐心的企業對推動高新項目引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畢業于浙江大學的方向明在美國工作16年,她的生物醫藥項目現已在杭州市濱江高新技術園區落地研發,作為歸國創業的成功典範,她表示,像浙江這樣,充裕的資金和政府明確的支持是給很多海歸吃下的定心丸。
“前期投資量大,融資困難,“海歸”們自主創業的難度很高,但在浙江大量民營企業手握充裕的資金,每個城市,甚至每個區縣都有專門針對高新産業項目的扶持政策,創造了許多海外學子夢寐以求的創業環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