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漲價不是唯一的路
為什麼快遞量的增長反而增加了單位成本?縱觀國內快遞企業,大多數企業都靠加盟形式迅速佔領市場。當快遞量到達臨界點時,這種粗放型管理模式的弊端開始暴露。一份快遞從杭州到內蒙古,原本只需要轉兩道的流程變成四五道,信息的不對稱,導致運輸車輛回程“放空”,額外的勞動力和交通成本因此大大增加。
快遞企業要降低運營成本,方法很多,只是因為漲價最簡單而屢屢用之,但這顯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久而久之還影響了整個行業的聲譽與口碑。
郵政速遞、順豐已開始改變:引進大量的機械化分揀設備;結合信息流和實物流,通過整合社會資源,降低運輸車輛“跑空趟”現象,把油費、過路費都充分利用起來。
申通則在流程優化上下功夫。博洋家紡在淘寶商城的網店每天銷出5萬單商品,但發貨十分順暢,原因就在於申通與博洋家紡倉庫的無縫對接。申通的員工常年入駐倉庫,雙方實現貨物流程信息互通,這些都減少了流程,降低了人力、時間成本。
當現有的運營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潮流時,企業需要有所放棄,否則只會被潮流拖著前行,直到被拖垮。希望快遞企業能夠從內部找到降低成本的關鍵,走出眼下靠漲價降成本的怪圈,才能在這個産業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