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2000年農村工作部署情況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0日 13: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社北京2000年1月6日電(人民日報記者何加正、新華社記者孫傑)為期兩天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今天在京閉幕。會議提出,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要求,必須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全面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素質和效益,增加農民收入。這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中心任務。

  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1999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研究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對今年的工作作出部署。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00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意見(討論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在會上講話,對當前農村形勢、今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作了全面的闡述。

  會議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形勢。會議指出,1999年我國農業和農村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和保持農村穩定兩項主要任務,認真落實黨的農村政策,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強化農業基礎地位,繼續加強基層組織、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顯成效。當前形勢總體上是好的,農業獲得較好收成,農民收入有所增加,農村社會保持穩定。會議認為,各級幹部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的認識高度一致,並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廣大農民面向市場,積極調整結構,表現了很高的主動性和創造精神;各地涌現出一批成功的典型,結構調整有了好的開端;在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帶動下,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適應新階段的要求,基層指導農村工作的方式有了新的改進。要充分認識農村形勢發展變化中的這些積極因素,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會議指出,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是在農産品相對過剩、市場約束增大的條件下提出的,不是簡單地多種點什麼,少種點什麼的問題,而是要全面提高農産品質量,優化農村區域佈局,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它不僅要解決當前農産品賣難和農民增收困難問題,而且要立足於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長遠發展;不僅要著眼于農業和農村自身發展,而且要考慮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因此,這是一次具有全局意義的戰略性調整。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這次結構調整的重大意義,面向農業現代化,面向整個國民經濟調整和世界範圍的農業科技革命,做好結構調整工作。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必須堅持面向市場,堅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農民的自主權。

  會議指出,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要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全面提高農産品質量。這是人民生活由溫飽走向小康,市場需求向多樣化、優質化發展的要求,也是解決當前農産品賣難、缺乏競爭力、農業增産不增收問題的重要途徑。因此,必須加快引進、選育和推廣優良品種,大力開發高附加值的特色産品。(二)加快畜牧業發展。目前,我國糧食庫存較多,加快發展畜牧業的時機比較成熟,必須採取切實的政策措施加強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和疫病防治體系建設,發展飼料工業和畜産品深加工,儘快把畜牧業發展成為一個大産業。(三)發展農産品加工。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立足現有加工能力的改造,加快農産品加工、保鮮、儲運技術和設備的引進、開發,使我國農産品加工業有一個大發展。(四)優化農業區域佈局。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大城市郊區,要積極發展高效農業和出口創匯農業。在生態脆弱地區,要有計劃、分步驟地退耕還林、還草、還湖,發展林果業和畜牧水産業,改善生態環境。糧食主産區要通過結構調整發揮糧食生産的優勢。(五)調整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小城鎮,推動勞動力向第二、三産業轉移,擴大農民就業和增收的空間。

  會議強調,各級政府在新階段的結構調整中要重點做好四項工作:第一,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要重點加強産地批發市場建設,加快農産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加強農産品市場信息網絡建設,充分發揮市場對結構調整的帶動作用。第二,推進農業科技進步。農業科技要重點開發和推廣優質高産高效技術、加工保鮮儲運技術和農業降耗增效技術,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高效率、高效益轉化科研成果的技術推廣體系和顯著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農業教育培訓體系,抓好農業技術推廣。第三,扶持農業産業化經營。關鍵要搞好龍頭企業,發展多種形式的農産品流通仲介組織。農業産業化的龍頭可以是加工企業,也可以是批發市場和流通仲介組織。不論是哪種形式,只要能與農民形成穩定的購銷關係,能帶動農民發展生産,進入市場,都應當加以扶持。第四,加快小城鎮建設。通過對小城鎮建設的扶持,引導農村經濟佈局和産業結構的調整。要研究制定鼓勵農民進入小城鎮的政策和社會各方面投資建設小城鎮的政策,走出一條政府引導下主要依靠市場機制建設小城鎮的路子。小城鎮建設必須合理佈局,科學規劃,規模適度,注重實效。要把農村市場建設、發展鄉鎮企業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

  會議要求在結構調整中要進一步穩定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從以往的經驗教訓看,當農産品供給充裕、糧食等主要農産品庫存增多時,人們往往容易産生盲目樂觀情緒,出現忽視農業的傾向。這幾年我國經濟能夠克服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農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會議強調,不能忽視農業,最重要的是不能忽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抓好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抓好以植樹種草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繼續搞好農業綜合開發,加快農村公共設施建設。不能忽視農業,最關鍵的是不能忽視糧食生産。當前出現的糧食過剩,是階段性、結構性、地區性的過剩,也是低消費水平下的過剩。從長遠看,隨著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在人增地減趨勢不可逆轉的背景下,現有的糧食生産能力和巨大的需求潛力相比遠遠不夠。因此,要切實保護好基本農田,切實保護好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當前,尤其要落實好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各項政策,堅持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的余糧。

  會議強調,農民收入關係全局。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階段,要始終把增加農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解決農業增産不增收的問題,廣辟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從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農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下大力氣解決好這個問題。增加農民收入,最重要的是要把農民的積極性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當前保護農村生産力,保持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政策思想,就是減輕農民負擔,讓農民休養生息。要繼續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中央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下大力氣轉變鄉鎮政府職能,精簡機構和人員,同時,要標本兼治,逐步改革農村稅費制度,從根本上治理對農民的亂收費。要抓好扶貧開發工作。各地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堅持開髮式扶貧的方針,集中力量增加投入,努力完成“八七”扶貧攻堅任務。

  會議指出,在集中精力抓好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要切實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村級組織建設,依法推進村民自治,搞好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新階段農村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當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切實加強對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普及農村科技和教育,努力繁榮農村文化,繼續保持農村良好的社會秩序。

  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王忠禹主持會議。山東、吉林、江西、陜西、浙江五省有關負責人和中組部有關負責人在大會上作了發言。

  參加會議的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主管農業、農村工作的負責人及計劃單列市主管農業、農村工作的負責人,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負責人,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負責人。

熱詞:

  •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
  • 中央經濟
  • 增加農民收入
  • 戰略性調整
  • 新階段
  • 結構調整
  • 農村經濟發展
  • 小城鎮建設
  • 我國農業
  • 八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