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船舶製造行業一方面為海上運輸、海洋資源開發製造生産工具,另一方面是海軍裝備的主要提供者,具有戰略性的行業地位。在國內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伴隨著國內製造業整體水平的提高,我國船舶製造行業迅速發展,在國際競爭中取得了較高的市場地位。金融危機過後全球船舶需求持續低迷,市場需求結構有所變化,對大型集裝箱船、LPG船、LNG船需求旺盛,對散貨船、油船的需求較為疲軟,而散貨船、油船的供給壓力較大,供過於求預期將會長期存在,船價趨降。國際海事組織(IMO)新制定和生效的公約對於造船企業的生産經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生産成本。面對惡劣的市場環境,有關部門接連出臺了行業振興規劃以及一系列旨在完善船舶行業發展環境、拉動國內船舶需求的行業刺激政策,以保障船舶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中債資信認為國家政策和國防需求為我國造船工業發展形成了較好的支撐,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造船工業在技術水平和生産規模方面已經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能力,但成本上漲與人民幣升值對行業國際競爭能力有一定負面影響。船舶製造行業週期性特徵明顯,在當前市場需求低迷、行業監管嚴厲的背景下,行業整體景氣度較低。國內企業行業內競爭程度分化較為明顯,前十位造船企業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中高端造船市場競爭程度相對較低,而低端造船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相比較其他行業,我國船舶製造行業的資産、營業收入規模、利潤規模以及盈利能力均處於中游,債務負擔較低,但受行業運營模式的影響,行業整體現金流狀況較差。整體看,我國造船工業信用品質一般。行業內企業的信用品質分化主要受規模和産品結構影響,規模較大、産品結構側重高附加值、高技術的企業信用品質較好。(中債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