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老子云,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真是半點不錯。就在大家普遍認為德班氣候大會會開成例行扯皮會,《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將註定成為畫餅之際,各方卻在“最後10分鐘拯救地球”,滿腹委屈的歐盟,意見多多的中國,心思活動的日本,最後時刻回心轉意的印度,甚至一直沒真正加入過《京都議定書》的美國,都在一份“各國達成共識即産生法律效力”的協議上達成妥協,《京都議定書》的第二承諾期非但起死回生,且至少可維持到2017年。就在大家認為一切搞定,開始像忘記印度此前的暴跳如雷那樣,淡忘加拿大在11月29日所説的“加拿大不會簽署延續《京都議定書》”的話,並將之視作“框架公約”歷次締約方會議前後,各相關國家例行的漫天要價時,加拿大卻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已經加入,卻中途退出《京都議定書》的國家。
當地時間12月12日,加拿大聯邦環境部長皮特.肯特在加拿大國會宣佈,加拿大“正式運用本國合法權利”,退出“馬拉松般的框架條約談判”和《京都議定書》,並且在“建立一個讓所有國家承擔減排義務的新減排路線圖前不再加入”,肯特甚至稱“《京都議定書》是達成全球性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方案的障礙”。
作為著名的“環保大國”,加拿大曾是《京都議定書》的熱心推動者,如今為何第一個跳出來拆臺?
首先,當初積極為《京都議定書》“搭臺”的,是聯邦自由黨政府,而如今“拆臺”的,卻是聯邦自由黨的政治死敵聯邦保守黨政府。不論哈珀或肯特都直言不諱,將當初推動“框架公約”歸咎於“聯邦自由黨的好大喜功”,否定《京都議定書》,就等於變相否定聯邦自由黨的基本政治主張,自然是政治上的一記重手。事實上哈珀政府2006年初上臺時,就流露出對《京都議定書》的不滿,但當時聯邦保守黨是少數政府,下議院中支持《京都議定書》的幾個黨派席位之和超過保守黨,哈珀只能隱忍。今年初的國會選舉,聯邦保守黨獲得多數組閣權,而聯邦自由黨則遭慘敗,退居國會第三大黨,對哈珀政府而言,退出的障礙業已掃除,自然可以想怎麼做,便怎麼做。
其次,這和加拿大經濟結構及執政黨利益來源有關。
加拿大的經濟結構已由簽署《京都議定書》時以製造業、高科技産業為主,變為以石油、林木等資源性産品出口為主,石油出口收益在經濟中佔極其關鍵的比重。比較特殊的是,加拿大石油資源中,有相當部分為油砂礦,這種礦的石油提煉成本數倍于普通石油,且開採對環境的污染、破壞相當嚴重,如果嚴格按照《京都議定書》的規定,進行碳排放限制,則加拿大石油生産將受到致命影響,或減産,或成本繼續提高,這都是如今的加拿大所無法忍受的。
根據《京都議定書》“共同但有區別”原則,歐盟承諾在2012年將碳排放量在1990年總量基礎上削減8%,美國7%,加拿大和日本則為6%,但據統計,由於高污染、高排放的油砂開採,加拿大實際碳排放量反倒增長了約30%,如果不退出《京都議定書》,則加拿大按規定將不得不繳納約140億加元的罰款,這顯然是哈珀政府所不願承受的。
加拿大石油産業、尤其油砂産業的最大開采地阿爾伯特省是聯邦保守黨的大本營,最重要石油工業中心卡爾加裏,更是總理哈珀的選區,正因如此,哈珀政府在事關“一桶油”問題上向來寸步不讓:為了一條從阿爾伯特到美國德州的輸油管,他們和美國方面反復扯皮;為了抗議美國奧巴馬政府對加拿大石油生産的打壓、鉗制,哈珀日前表示,加拿大“不是美國的專屬石油供應商”,有權在石油生産領域與任何國家合作,把石油産品賣到任何一地。既然連近鄰兼“老大”的美國都不惜為了石油硬頂,區區一份《京都議定書》,又何嘗不能為石油讓路?
此外,如今加拿大經濟已下滑到G7的末座,這使得哈珀政府不願再如此前自由黨幾屆政府那樣,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大量減排援助,相反,卻執著地希望後者接受約束性減排指標。
然而如果説,德班會議前夕、會議期間,加拿大的這種立場尚有不少附和者,在各方總算達成協定、《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起死回生的關鍵時刻,加拿大以一國之私“拆臺”,就很難為國際社會所接受。
加拿大能擺上臺面的最大理由,是“美、中、印三國游離于約束性指標外”、“約束性指標不覆蓋所有國家”,但根據德班會議最後協議,美、中、印三國都作了不同程度妥協,甚至原本最難統一的“覆蓋所有國家的約束性指標”,也將在2017、最遲2020年生效,加拿大的這一遁詞非但喪失了説服力,相反,由於德班會議協議文本最後規定“各國達成共識即産生法律效力”,換言之,即“各國達不成共識即不産生法律效力”。事實上,各主要國家的妥協,都是以其它國家的妥協為前提的,如中國接受約束性條款的前提,是其它工業化國家不退出《京都議定書》,而美國的前提則是中、印等同意《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結束後,發展中國家接受約束性減排條款,也就是説,各國的承諾是“互為因果”的,加拿大的毀約必將擊碎這個“互為因果”,很可能令好不容易達成的共識,成為一紙空文,正因如此,中國、歐盟,甚至此前表達過和加拿大類似情緒的日本,都對加拿大的決定表示不滿,圖瓦盧等一些可能在海平面上升後遭逢滅頂之災的島國則更是怒不可遏。
加拿大社會對減排、環保有高度共識,連日來媒體紛紛表達對政府決定的不滿,各反對黨更是口誅筆伐。但如前所述,減排意味著打壓加拿大油砂業,而油砂業的繁榮關乎加拿大經濟、執政黨和哈珀本人的根本利益,在聯邦保守黨佔據國會簡單多數、且今年剛剛舉行完大選的形勢下,加拿大聯邦政府很可能不顧國內外壓力,把退出“進行到底”。
和去年此時的哥本哈根大會相比,正在南非德班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顯得相對冷清,這自然是因為一年來國際大事不斷,且全球經濟再露探底跡象,各國對純屬長線投資的環保、減排,不免無心過多關照之故。
但冷清並非意味著沒有熱點:加拿大這個號稱“環保大國”的國家,居然成為第一個公開表示將不簽署《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文件的國家。11月29日,加拿大聯邦環境部長肯特對媒體公開表示,加拿大“不會簽署延續《京都議定書》”。
儘管經濟規模如今在G7敬陪末座,但在環保方面,加拿大素來以“高聲大嗓”著稱,在各類環保、減排平臺上,往往是居高臨下,指責它國“不減排”、“不環保”、“不履行國際義務”的積極分子,加拿大政府、國民也向以重視環保為榮。更重要的是,當初討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時,加拿大和日本、歐盟,是工業化國家中最熱心、最積極的,當時的輿論普遍認為,加拿大和日本對框架公約的堅持,和歐盟當時全部15國集體在2002年5月31日去聯合國總部簽字,是《京都議定書》排除重重阻力,最終得以進入第一承諾期的關鍵推動力。
既然本身是重視環保、以環境好而自豪的“環保大國”,又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當初得以出臺的大功臣,那麼如今的加拿大聯邦政府又何以“自毀形象”?
首先,《京都議定書》所規定的框架原則,是“共同但有區別”,即在歷史上産生過大量碳排放的工業化國家應承擔更多減排責任,而發展中國家則應優先照顧經濟發展,同時工業化國家有義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幫助後者進行環境治理和減排。這在上世紀末加拿大經濟情況良好的背景下,尚能為所接受,如今加雖號稱“唯一逃過金融危機重創的G7國家”,但近年來相對新興經濟體、甚至其它工業化國家,加拿大經濟增速緩慢,已成為G7中的“弱勢群體”,甚至屢屢被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應從G7中讓賢”,在這種背景下,讓它繼續《京都議定書》中所規定的義務,自己減排不算,還要出錢支持發展中國家搞環保,而後者反倒可以豁免減排義務,這自然讓它覺得“吃不消”。事實上不僅加拿大,日本和歐盟也相繼表現出對《京都議定書》的不熱心,經濟實力的今非昔比,是很重要的因素。
其次,“排放版圖”的變化,讓加拿大感到心理不平衡。
老牌碳排放大國美國,不論從任何角度看,都應是減排義務的最大擔負者,但美國卻一直回避簽署《京都議定書》,名為“自律”,實則愛律不律,全在自己做主;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在討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時,經濟尚未起飛,當時被列入豁免名單,加拿大等國倒無多少爭議,可如今這些新興國家的工業規模和碳排放總量甚至超過許多工業化國家,但依據“框架公約”它們仍將繼續享受“後發豁免”,倘簽署第二階段公約,允許《京都議定書》在2013年自然延續,這就意味著目前的狀況將持續至少10年,顯然,加拿大對此難以接受。肯特在解釋加拿大為何不續約時表示,《京都議定書》讓幾個主要碳排放大國“逍遙法外”,加拿大對此不能認同,説的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寧可不要“環保大國”臉面,甘受德班大會與會者奚落,也要對《京都議定書》這個當年自己熱心推出的東西説不,也有私心的考量。
和當年不同的是,經過多年經濟轉型,加拿大的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由當初的以製造業、高科技産業為主,變為以石油、林木等資源性産品出口為主,石油出口收益在經濟中佔極其關鍵的比重。比較特殊的是,加拿大石油資源中,有相當部分為油砂礦,這種礦的石油提煉成本數倍于普通石油,且開採對環境的污染、破壞相當嚴重,如果嚴格按照《京都議定書》的規定,進行碳排放限制,則加拿大石油生産將受到致命影響,或減産,或成本繼續提高,這都是如今的加拿大所無法忍受的。
加拿大石油産業、尤其油砂産業的最大開采地是阿爾伯特省,這個省不但是執政黨聯邦保守黨的大本營,最重要石油工業中心卡爾加裏,更是總理哈珀的選區,正因如此,哈珀政府在事關“一桶油”問題上向來寸步不讓:為了一條從阿爾伯特到美國德州的輸油管,他們和美國方面反復扯皮;為了抗議美國奧巴馬政府對加拿大石油生産的打壓、鉗制,總理哈珀日前表示,加拿大“不是美國的專屬石油供應商”,有權在石油生産領域與任何國家合作,把石油産品賣到任何一地。既然連近鄰兼“老大”的美國都不惜為了石油硬頂,區區一份《京都議定書》,又何嘗不能為石油讓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信然。
還應指出,作為締約國,加拿大當初的承諾,是在1990年排放值基礎上,在2008-2012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平均值減少6%,但根據CTV電視臺日前的報道,一些獨立研究者表示,實際情況是排放量非但未減,還增加了約30%,顯然,連第一承諾期都已毀諾,第二承諾期自更是承諾也罷,不承諾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