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月月底,世界各國的政要和談判代表都將齊聚南非,參加於此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這將是各國在增進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應對白熱化的氣候問題的關鍵時刻。
可能有人會問:我們為什麼不先解決歐債危機,等到歐洲經濟復蘇之後,再來討論氣候變化挑戰問題呢?答案是,不能。泰國洪水成災、好望角饑荒不斷,而這些還僅僅只是氣候變化近期的一些表現,氣候變化已變得越來越嚴重,因此解決這個問題迫在眉睫,號角再次吹響。
那麼,此次德班氣候變化大會的目標是什麼?人們可能從媒體評論中得出這樣的印象,那就是德班大會只有做到以下這點,才算成功:讓發達國家簽署即將於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並進入第二承諾期。
我要説:歐盟支持《京都議定書》。我們遵守議定書章程並按照章程制定我們的國家法規,也是承擔最高減排指標的地區—我們就要完成這個指標了,事實上,我們就快要超額完成這個指標了。
環境污染的類型正挑戰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指標區別。國際能源署稱,現在的二氧化碳污染主要來自新興發展中國家的煤礦及其相關産業,而且這種現象將有增無減。到2035年,90%的能源需求增長將來自非經合組織國家。所以,如果新興國家不參與其中,世界將無法切實有效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還有一個挑戰就是美國還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它永遠不會簽—而且日本、俄羅斯和加拿大也明確表示他們不會進入第二承諾期。總體來説,這就意味著,如果歐盟和其他幾個發達國家進入第二期,將需承擔世界排放量16%的減排指標,而《京都議定書》第一期只確定了世界排放量1/3的減排指標。這個指標又怎麼能作為戰勝氣候變化的標誌呢?
換句話來説,這一標準不可能幫助實現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3.6華氏度)以內的目標,而這卻是國際社會認定的、我們必須實現的共同目標。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們就需要制定具體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框架,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要參與其中。
只要《京都議定書》的環境完整性得到提升,此次德班大會達成一致路線圖和時間表的目標,確定幾年內國際環境變化框架的制定並在2020年前付諸實施,歐盟可以進入第二承諾期。
我希望在此次德班大會上,所有國家的代表都能顯示出其良好的政治意願和領導力,使大會順利進行。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各國領導人承諾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而現在就是他們實踐這個承諾的時候了。(康妮 赫澤高:作者為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委員)《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