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軟體業走過"黃金年代" GPA協議將帶來更大挑戰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7日 13: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新社北京12月7日電 題:軟體業走過“黃金年代” GPA協議將帶來更大挑戰

  中新社記者 劉育英

  10年前加入WTO之時,中國軟體行業尚十分弱小,並沒有受到像紡織、汽車那樣的關注。2010年,軟體業實現收入13363億元,比十年前擴大22倍;出口年均增長則高達55%,出口額從2000年的4億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00億美元。 在全球軟體與信息服務業中,中國所佔份額由不足5%,上升到15%以上。

  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秘書長胡崑山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入世首個十年,軟體産業經歷黃金十年,正處於朝氣蓬勃的上升期。

  在入世之前一年,中國發佈促進軟體業發展的18號文,在比較重要的稅收政策方面,規定在中國境內“自行開發生産的軟體産品”的增值稅從17%降為3%,改變了軟體産品中智力投入不能在增值稅中抵扣,從而稅負較重的現狀。

  胡崑山説,這一措施對於外商投資企業和中資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使他們獲得了同樣地市場機遇。

  微軟、IBM、SAP、oracal等跨國公司都將中國看做重要市場。中國本土軟體亦成長迅速,工業軟體已經邁入市場份額第一陣營,嵌入式軟體、開源軟體、互聯網應用軟體、游戲軟體、民族語言軟體等也取得長足進步。

  胡崑山説,在履行保護知識産權承諾方面,目前大型信息工程和大型企業所使用的軟體和服務基本沒有盜版,在付費軟體方面,2010年盜版率為45%,比2005年下降25個百分點。

  在中國入世的10年當中,中外軟體業的最大博弈發生在政府採購市場。2004年,北京市政府2000多萬的政府採購中,微軟先中標後出局的風波,反映出中外企業競爭的激烈。到2010年,政府正版軟體採購8成採購額落入外國公司,國産軟體僅佔2成。這一方面是由於操作系統、辦公軟體有很強的自然壟斷特性,也反應出國內企業實力弱、競爭力不足。

  胡崑山説,依據中國的《政府採購法》,政府採購應優先採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但中國從2007年開始申請加入WTO法律框架下的《政府採購協議》(GPA),一旦加入,中國採購市場就要對外開放,國外軟體大量涌入,這對中國軟體業的挑戰不言而喻。

  胡崑山表示,中國軟體業目前還不能自成體系,重要的基礎軟體依賴進口,中國企業大多在進口軟體平臺上從事應用開發,在軟體技術服務、系統集成等領域,也往往是從事中低端業務。

  但是,中國如成為GPA成員,將增加企業、産品和服務進入國際市場的機會和渠道。例如,最大的政府採購市場美國,將使外部市場擴大數千億元,軟體行業也將受益。

  歸根到底,中國企業能否應對GPA帶來的挑戰,主要在於能否增強自身的競爭力。2011年,中國發佈新政策以、代替到期的18號文,同時通過“核高基”計劃彌補軟體業短板。胡崑山表示,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趨勢的興起,使跨國公司原有的壟斷地位受到挑戰,中國軟體業還有上升空間。

熱詞:

  • 軟體業
  • 黃金年代
  • GPA
  • 黃金十年
  • 2010年
  • 政府採購協議
  • 政府採購法
  • 微軟
  • 軟體産品
  • S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