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深圳12月2日電(記者武彩霞、王勝先)中國資本市場研究會主席劉鴻儒在2日召開的“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國際論壇”上表示,目前基金業遇到瓶頸,存在五大問題。
劉鴻儒表示,目前基金業資産管理的規模呈現迅速下降趨勢。公募基金持股市值比由2005年的46.72%峰值降到2011年三季度末的11.46%。基金持有人的整體收益不高,甚至虧損。今年上半年61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763只基金,整體虧損1254億元,沒有一個實現正收益。
劉鴻儒認為,導致基金業出現上述瓶頸的主要原因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基金公司可投資的範圍受到了限制,業務範圍狹窄,産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目前基金管理公司只能投資于債券和貨幣市場,過度依賴證券市場。而銀行的理財産品可以跨越股票、商品、外匯、貨幣和債券五大市場。信託公司的資産管理産品投資的範圍,可以橫跨資本、貨幣、實業市場,大到房地産、基礎設施建設,小到藝術品、白酒、紅酒,乃至普洱茶,在投資範圍上幾乎是沒有任何限制。基金公司投資範圍狹窄,容易導致基金業靠天吃飯的狀態。一旦證券市場行情不好,基金業往往就非常困難、非常被動。
二是基金業的銷售渠道受限制。根據證券業協會的統計,2010年開放式基金的總額,銀行渠道佔比達到了60%。基金銷售過分依賴銀行渠道,使得基金産品和銀行自身的理財産品的競爭中容易被邊緣化,也導致基金公司被迫向銀行不適當的讓渡收益。
三是基金公司自身存在治理結構的缺陷。基金管理公司作為一個獨立的法人機構,它的運作決策權歸屬於股東大會,執行權歸屬於董事會。這種契約型的運作模式,一方面導致了持有人利益保護的缺失,基金份額持有人難以通過持有人大會的形式主張和保護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基金公司的董事管理人員代表股東利益追求基金公司利潤的最大化和短期化,這與以投資者利益為重的理念存在著衝突。
四是基金行業缺乏長期的資金來源。目前公募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銀行儲蓄存款轉過來的,80%投資者是散戶。平均換手的時間僅有三個月,這類資金追求短線收益,頻繁申購、贖回,會導致基金投資出現較大的波動性,不利於保護持有人的整體利益,也不利於基金業和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
五是基金監管的標準不一,導致了基金行業在與其他機構的競爭中處於弱勢。公募基金在産品創新、産品準入、營銷手段、業績宣傳等方面都面臨著更加嚴格的限制。
劉鴻儒表示,基金業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上,急需改革和創新,急需新的突破。基金業要擺脫當前的困境,就必須在發展思路上、在法規制度上、在經營範圍和自身管理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