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劉鴻儒:基金業多元化是發展趨勢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3日 07: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資本市場研究會主席劉鴻儒

  對監管者來説,既需要放鬆市場管制,也要加強監管

  證券時報記者 楊 磊

  本報訊 資本市場研究會主席劉鴻儒昨日在第九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國際論壇上表示,中國基金業多元化發展趨勢剛剛開始,並將成為基金業今後發展的方向。

  劉鴻儒認為,多元化是當前中國基金業發展的趨勢,基金産品多元化、投資管理機構多元化和基金業務多元化都已經開始出現。基金業近幾年先後推出生命週期基金、QDII、聯接基金等多種基金,並且房地産、黃金等實物資産的投資也悄然興起。從事投資管理的機構也不再局限于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信託公司、私募基金公司、保險資産管理公司等機構也從事了投資管理業務,以券商理財、銀行理財和私募基金為代表的新領域開始出現,並成長迅速。針對不同投資者的需求,基金公司也出現了多種業務類型,有面向普通投資者、提供穩健理財産品的公募基金,也有面向高端投資者、提供高收益理財産品的專業理財業務。為了滿足機構投資者保值增值的需求,企業年金也推出了新業務。

  劉鴻儒表示,對比國際基金業發展,歐美等基金業成熟國家和地區,基金業多元化發展早已形成,並且朝著縱深方向發展。美國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主流産品是共同基金,主要是滿足普通投資者的基本理財需求。70年代開始,機構投資者對規避風險、保值增值的多元化投資需求增加,促進了對衝基金的迅速發展。90年代以來,富裕人群對財富管理的多元化需求,促進了證券以外的投資得以發展。

  劉鴻儒進一步表示,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鉅資在握,多元化的投資者需求正在推動基金業的發展。此外,激烈的市場競爭也必將推動基金業多元化發展,解決基金業同質化問題,拓寬基金銷售渠道當然是一種方式,但根本上還需要基金公司提供多元化、差異化的産品,從多元化業務中增加利潤來源。

  劉鴻儒表示,從立法和監管上來看,歐美發達國家投資管理服務市場是開放的,不同機構只遵循必要的註冊程序,並披露法定的信息就可以從事公募基金業務。私募基金甚至可以免除註冊和披露需求,不過這次金融危機後,出現了對私募基金監管不力的問題,使發達國家開始加強對私募基金和對衝基金的監管。對中國監管者來説,既需要放鬆市場管制,也要加強監管。基金業要實現真正的多元化發展格局,應當在完善立法、嚴格執法的同時,適當放鬆基金投資範圍的限制,放寬基金公司的業務範圍,進一步放開投資管理業的市場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