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時至2011年末,外圍歐債危機洶湧,內部出口減速、熱錢外流,中國經濟似乎再度走到十字路口。2012年,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會繼續從緊還是走向寬鬆?
這一系列問題留待12月上半月即將召開的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揭開面紗。在正式定調之前,有關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應放鬆還是從緊的爭議,已在宏觀調控部門和學者中間形成激烈爭論。
11月29日,接近人民銀行的人士透露,行內一些人士認同,明年應當繼續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基調和取向,同時,“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鞏固好宏觀調控的成果”。
在具體調控指標上,該人士透露,2012年貨幣政策仲介目標之一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應不高於今年16%的水平。
當日,未經核實的市場消息也顯示,2012年M2目標值應在14%上下。若以此推算,2012年新增貸款規模將在8萬億左右。
明年M2低於16%?
11月下旬,某大型中資券商在內部電話會議上,將此前預測的2012年新增人民幣貸款量由8.2萬億調整為8萬億,這一細微調整背後恰是投資者對中央銀行釋放的貨幣寬鬆信號的再認識。
本報記者獲悉,11月份前二十天,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新增貸款僅拿下1000多億,並沒有延續10月下旬的兇猛態勢。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預計,11月新增貸款將在4500億元左右,貨幣增速放緩的趨勢未有改變。“10 月新增貸款5868億元中,約1600 億元是對鐵道部的臨時新增貸款,這部分貸款增加料難持續。”
上一週銀行間市場回購利率的顯著上揚,也顯示貨幣條件依然偏緊。
彭文生認為,從目前新增貸款的趨勢來看,2011全年新增貸款約7.2-7.3萬億元,難以實現7.5萬億元的信貸目標。
目前,宏觀調控定向寬鬆、微調預調似已成主基調。上周,社科院副院長李揚也曾公開表示,他贊成控制物價上漲已不再是貨幣調控第一目標的觀點,宏觀調控的重點應致力於物價上漲和經濟增長之間尋求恰當平衡。
李揚表示,11月份新增貸款有望在5000-6000億元之間,2011年最後兩個月應適當放鬆流動性緊縮力度,適當增加貸款投放力度。
不過,李揚也強調,至於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等措施,目前形勢還沒有如此明朗。儘管經濟學家對年底貨幣政策定向寬鬆幾何仍存在一定爭議,但基本都判斷2012年貨幣政策不會出現全面的放鬆。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此前向本報記者表示,“類似于2008年末的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不會發生了。雖然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對出口方面的壓力增大,但其嚴峻程度相比三年之前不可同日而語。”
由此可見,2012年廣義貨幣供應量目標值低於2011年的説法並非空穴來風。
事實上,由於影子銀行體系膨脹,今年M2一路走低,9月份已跌至13%,央行也曾多次提出修訂M2值。
11月15日,央行對M2口徑進行適當調整,新增住房公積金中心和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兩類,調整後,10月份M2為10.9%。
一位權威專家告訴記者,今年人民幣貸款在M2的佔比一度由此前的70%-80%下降至目前的50%-60%,即便按照明年M2同比增長14%計算,人民幣新增貸款也在8萬億左右。
財政收斂決定相對寬鬆
隨著CPI指數逐漸走低,通脹回落正在為政府在通脹和經濟增長之間尋求平衡提供了空間,2012年,通脹壓力將會逐漸走弱。
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會否將2012年的通脹目標也隨之下調?上述接近央行的權威人士表示,通脹目標有望低於2011年4%的水平,“低至3.5%也不是沒有可能”。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最新研報顯示,CPI同比已經連續四個月回落且回落幅度擴大,預計今年12月可能回落至4%以下,全年的平均漲幅在5.4%左右。
“由於調控政策的滯後效應和通脹預期的減弱,我們預計2012年物價漲幅將呈現進一步下降的趨勢,初步判斷2012全年CPI同比漲幅將在3-3.5%的區間。總體而言,2012年通貨膨脹不會成為宏觀經濟中的主要問題。”交通銀行表示。
在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微博)看來,從2011年開始,中國財政政策已由擴張轉向中性,由於中國的貨幣供給機制是內生的,其貨幣供應和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級政府的經濟擴張活動。假設這一態勢在2012年持續,意味著明年的貨幣政策將維持相對寬鬆的態勢。
“儘管在表述上還是 積極 的財政政策,但從指標上分析,財政活動是收斂的。”劉煜輝分析,今年1-10月份,國內財政盈餘是1.33萬億,為近五年最高,但從支出的角度講,財政支出是相對比較收斂的。
劉煜輝分析,今年財政預算赤字為9000億,但1 10月份的財政盈餘1.33萬億,這意味著若最後兩個月要達到9000億赤字,財政投放的資金應達到4萬億到4.5萬億,目前形勢下,可行性並不大。他由此預計,明年貨幣政策可能更積極,體現在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和貸款配額的放鬆。
他分析,2012年金融機構表內信貸可能要略高於今年;同時,表外信貸擴張將會繼續受到擠壓,社會融資總量不會明顯擴張,保持穩定的狀態,用相對寬鬆一詞或許更為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