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十大上市公司污染事件:康菲晶科哈藥排前三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9日 15: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十大污染事件輿情排行榜

事件輿情起點佔比分佈

  環保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資本市場輿情的熱點話題。今年以來,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被曝出環境污染事件,涉及光伏、蓄電池、化工、醫藥、農業、石油、礦業等諸多行業,引發社會輿論的強烈關注。

  上市公司,在人們心目中是規範運作的企業代表,也有及時向公眾披露信息的義務。因此,一旦某家上市公司出現了嚴重環境污染問題,媒體和網友會給予更多的關注和監督,特別是以微博為代表的網絡新媒體興起之後,上市公司的污染問題更容易被曝光,更快被傳播開來。而部分涉污上市公司面對輿情所採取的壓制、推諉的應對方式以及解決污染問題的拖延態度,也激起輿論的更大憤慨。

  哪些上市公司的污染事件遭到最多的輿論批評?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梳理了今年以來的諸多國內外上市公司的污染事件,簡要分析了其輿情傳播脈絡,並依據輿情的熱度高低,排出國內首份上市公司污染輿情排行榜。其中,輿情熱度最高的前三位分別是康菲石油(紐交所代碼:COP)、晶科能源(紐交所代碼:JKS)、哈藥股份(上交所代碼:600654)。編制這一榜單,既是對污染輿情的回顧和分析,亦是再次向公眾提請關注,這些涉污上市公司的問題,現在解決了嗎?

  涉污上市公司,往往是出於偷減一時之成本的考慮,卻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損害,這種行為必然遭受輿論的譴責並引發監管部門的查處,長期來看,將導致上市公司及其股東付出更大的成本。我們希望可能出現污染問題的上市公司,以已經發生的輿情為鑒,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高度重視公眾和輿論的意見,及時披露環境信息,承擔起企業社會責任,採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污染問題。

  上市公司污染輿情排行榜

  本次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的分析對象,是今年內上市公司在中國境內的污染事件的輿情狀況,研究的輿情主體既包括A股上市公司,亦包括其他海外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諸如雲南陸良化工此類非上市公司,其鉻污染事件影響很大,但暫不在本次的排榜範圍。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依據相關上市公司的污染事件的媒體批評報道數量、網絡轉載數量、新聞跟帖評論數量及微博討論、轉發數量,來加權統計出各家上市公司的污染事件輿情熱度值,並依據熱度值的高低選出十家輿情熱度值最高的公司。入選這一“污點榜單”的公司,除了康菲石油、晶科能源、哈藥股份,其餘的七家公司分別為江森自控、華英農業、三力士、北礦磁材、江山化工、揚農化工和恒邦股份。

  污染事件輿情傳播分析

  網絡成為重要的輿情起點。在上市公司十大污染輿情事件排行榜中,來自於互聯網的輿情起點佔比達30%。在未入榜的其他上市公司污染事件當中,來自互聯網的輿情起點比例也很高。一個上市公司污染事件,往往是社區居民通過微博、地方BBS發帖抱怨投訴,逐步在網絡上形成第一波輿論熱潮後,吸引傳統媒體介入報道,從而演變為更具影響力的熱點輿情事件。此外,在其他的一些由傳統媒體率先報道的污染事件中,微博、論壇亦起到了重要的傳播作用。

  財經媒體發揮重要監督作用。在本次研究的諸多上市公司污染輿情事件中,財經媒體發揮了重要監督作用。有多起污染事件,源於當地居民舉報,而來自財經媒體的現場實地採訪,則把相關上市公司污染事件曝光在公眾面前,亦使相關事件得到更多來自資本市場的關注。中央級媒體雖然在輿情起源中露面較少,但污染輿情爆發後,如人民網、央視等中央級媒體的持續跟蹤報道,也有很大影響力。而在哈藥污染事件中,中央級媒體則直接充當了輿情起點,正是通過央視當地記者的暗訪報道,此事才獲曝光,之後哈藥六廠向公眾道歉。

  地方媒體影響力不容忽視。當地媒體、網絡社區是最接近污染受害人群的,亦被受害人群當做申訴權利的重要途徑。同時,地方媒體、網站在事件前期曝光中,往往也能發揮重要作用。如晶科能源案例中,受影響居民將事件在當地的論壇上曝光,同時,又是當地的媒體首先前去採訪,使得事件被報道出來,從而有更多的媒體跟進。

  門戶網站是輿情擴散的重要節點。門戶網站和財經垂直門戶網站擁有巨大的用戶群,同時也是其他各類網站內容更新補充的風向標。因此,上市公司污染事件報道一旦被轉載到綜合門戶網站和財經垂直門戶網站的重要位置後,會得到更大範圍的轉載,引發更多的關注和討論。

  投資者用腳投票亦是輿論壓力。涉污上市公司爆發污染輿情之後,除了來自媒體和網絡的壓力,同樣還要面臨來自資本市場的怒火。如在美國上市的晶科能源,污染問題曝光後,3個交易日股價大跌了約32%。又如北礦磁材,其固安生産基地因污染問題被勒令停産,消息一齣股價也是連續暴跌。投資者用腳投票,污染輿情讓上市公司大股東遭受鉅額市值損失,也相當於向公司施加了另一層壓力,督促公司儘快解決污染問題。

  部分污染輿情傳言未必準確。在污染事件的爆發之初,會有不少關於污染事件的各類描述流傳于網絡乃至見諸於媒體。其中有些描述可能也並不準確,也會存有誇大問題吸引外界關注的成分。如果涉污上市公司自己不能及時披露完整信息並和媒體公眾積極溝通,這類傳言容易被採信和傳播,形成更大的負面影響。

  上市公司應對污染輿情的

  幾類誤區

  上市公司出現污染輿情事件,或是源於日積月累後的矛盾爆發,或是臨時意外導致污染情況擴散,在問題爆發出來之後,其實也是上市公司下定決心、著力解決污染問題的一個契機。但從今年的上市公司污染輿情案例來看,在輿情應對方面,涉污上市公司存有幾類明顯錯誤做法。

  錯誤一:企圖壓制輿情擴散。在網絡發達、信息高速傳播的當下,輿情不可能被壓制,只可能通過溝通來疏導。但有的公司就是看不清形勢,還以為輿情可被操控。以晶科能源為例,在輿情最初的爆發期,據媒體報道,晶科能源當地工廠人員先是與當地村民發生暴力衝突,其後又阻擾當地記者的採訪行為,甚至還毆打記者。相關情況被曝光後,引發輿論強烈憤慨和批評。之後公司雖態度有所轉變並舉行媒體會致歉,但之前所形成的負面形象已經很難扭轉。也有的公司迷信所謂公關手段,試圖在網絡上刪帖,但即便刪掉部分鏈結,新的內容也會很快再度産生和傳播開來。

  錯誤二:找地方政府打掩護。有的涉污上市公司,認為自己是當地納稅大戶,可以獲得當地政府的某種寬容甚至保護,缺乏治污動力,甚至還希望出了問題時地方政府能當保護傘。如江蘇的揚農化工,污染輿情爆發後,公司刊出公告説控股子公司收到所在地人民政府限期治理決定書,要求實施停産整治,而公司及時向兩級市政府進行了彙報,獲得了“理解”,由公司在保持正常生産的同時,啟動廢氣專項治理方案。該停産整頓了,卻還稱獲得所謂“理解”,生産照樣進行,這家公司公告一齣,自然遭受更多的輿論抨擊。

  錯誤三:心存僥倖反應遲鈍。多數的上市公司污染輿情事件,都是長期積累問題的一次集中爆發。公眾不滿的意見和聲音,通過公司日常留意和網絡蒐集,都應該容易獲知。但不少涉污公司則是心存僥倖,總覺得這麼久都過來了,不會出問題。結果直到媒體介入調查,出臺,公司才坐立不安想辦法解決,發公告來“澄清”問題,而此時惡劣的影響已經傳播出去,要修復形象、重建信任就更困難了。

  錯誤四:口頭道歉意圖拖延了事。在許多案例中,上市公司表面上對政府、媒體的問責連連稱是,聲稱會儘量處理,但是卻一直不見有實質性動作,需要搬遷的遲遲不搬遷,要加強排污處理的未見落實。這樣的應對既可能會導致民眾更大的不滿,也可能會引發監管部門的更嚴厲懲處。令人遺憾的是,道歉之後拖延了事,倒是許多公司的現實選擇。打的如意算盤就是,在輿情高峰先道歉,化解輿論壓力,等到風頭過去,一切照常。這種做法過去或許奏效,但目前全社會對污染問題的重視程度已經越來越高,拖延無法解決當地民眾的抗議,而各級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的查處也將日趨嚴格。在資本市場上,環保問題不解決,公司的融資也將受到嚴格限制。污染的成本,將越來越高,拖恐怕是拖不過去的。

  對上市公司污染問題的

  幾點建議

  在上市公司污染事件的輿情信息中,亦包含有不少各方提出的解決問題的建議。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將之歸納為以下四點。

  一、身處容易産生污染行業的上市公司,應當切實履行社會責任,以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為目標,加大環保投入,改善生産工藝流程,持續減少污染物排放。在對外信息披露方面,相關上市公司應發佈年度環境報告,定期披露污染物排放情況等環境信息,以確保社區居民、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建立公開、透明、可信賴的公司環境形象。

  二、上市公司如果遭遇突發環境事件,應在第一時間發佈臨時環境報告,坦誠向公眾披露信息,這亦是減少不準確傳言的最有效方式。上市公司同時應當密切關注在網絡或媒體上對公司環境問題的投訴和意見,及時了解輿論訴求,並通過公告等形式,第一時間表達態度,解答外界疑問,化解輿情壓力。

  三、除及時回應輿論質疑之外,解決污染問題,上市公司既要有態度,更要有切實行動。表態加拖延的方式,或可化解短期輿情壓力,但不能根本解決問題,污染不停止,輿情遲早還要爆發。

  四、解決上市公司污染問題,亦需要相關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聯動,從加強信息披露、限制融資行為等方面入手,對上市公司污染問題予以更嚴格監管。去年9月,環保部曾公佈《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徵求意見稿,但該指南仍未正式發佈。一些業界人士認為,在已有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則框架下,有必要對上市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做出更具體、強制性的要求,可在環保部、證監會等部門的共同推動下,發佈針對性的指南或規則。此外,也應更嚴格執行已有的將環保核查與IPO、再融資挂鉤的監管措施,特別是在再融資範疇,要採取措施堵住信息盲區,對環保有問題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實行一票否決。

熱詞:

  • 晶科
  • 康菲石油
  • 污染事件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 輿情信息
  • 大股東
  • 污染情況
  • 哈藥六廠
  • 恒邦
  • 排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