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理財週報記者 張慧宇 冀欣/文
近日,銀行一個月內理財産品被叫停,銀監會對理財亂象再次提出警示,目標劍指銀行變相高息攬儲。
11月11日,在2011年第四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分析會上,新任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強調嚴格執行存貸款指標日均考核要求,嚴禁通過發行短期理財産品變相高息攬儲、規避監管要求、進行監管套利。
一直以來,通過理財産品變相攬存成為商業銀行慣用的伎倆,尤其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高利率超短期理財産品在月底更加氾濫。然而,存款流失是今年多數商業銀行面臨的一大問題,滿足年底考核標準的前提下又要遵守規定,無疑是對商業銀行的一大考驗。理財週報記者調查了多家銀行,發現多數銀行遵守規定,然而仍有部分銀行銷售一個月以內理財産品。距離年末考核大限還有一月有餘,不少銀行頻頻發行30-45天産品的行為也顯得頗具深意。
交行、中行、招行等8家銀行一個月以內理財産品仍在發行
存款大幅度流失是銀行三季報暴露出的一大問題,根據銀行三季報披露的存貸比數據,一些銀行並沒有達標,如中行、民生和興業存貸比都超過75%的監管紅線。然而年底將至,考核大限臨近,為達標,在四季度這些銀行必須努力增加存款同時減少貸款。
從今年6月份銀監會實行存貸款日均考核標準以來,下半年超短期理財産品異常火爆,收益率也不斷上浮,其中多數商業銀行存在利用理財産品攬儲的嫌疑。這其中,經歷過多次銀監會的整頓,直到近日開始叫停一個月以內的理財産品。
理財週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暗訪了多家中資行和外資行,大多數銀行已經停止了一個月以內理財産品的銷售,而多數外資行表示銀行最短理財産品也在3個月以上。
“11月21日,銀監會發文叫停了,所以,我們原本銷售在一個月以內的也停掉了。”華夏陸家嘴支行的一名客戶經理説道。
雖然超短期理財産品發行數量大幅減少,但並不可説絕跡,據理財週報記者統計,新規出臺後的第一週,也就是11月21-25日,共有33款1個月以內理財産品推出(不包含期限為30天以及31天産品),其中交行、中行、招行、民生、浦發等銀行都有涉及。
在浦發全行發行的“第164期債券盈添利計劃”銷售日期是從11月23日到12月1日,起點5萬,期限24天,年收益率為4.8%,為非保本浮動收益。而其“第167期債券盈添利計劃”的銷售日期為11月23日到12月1日,起點30萬,期限27天,年收益率5%,為非保本浮動收益。
不過從浦發近來熱銷的産品來看,該行産品期限跨度較大,有一個月以內的,也有一年以上的。然而,民生銀行多為3個月以內的理財産品。
民生推出的“非凡資産管理周增利”和“非凡資産管理四週增利”期限分別為7天和28天,不同的起點對應不同的年化收益率。而期限為7天的理財産品的起息日則在週一、週三和週五,例如11月23日起息的“非凡資産管理周增利(週三普款、尊款)”的到期日是11月28日,普款和尊款的起點分別為5萬和100萬,對應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為3.8%和4%。而在週二和週四起息的多是期限為28天的産品,例如11月22日起息的“非凡資産管理四週增利(週二普款、高款、尊款、尊特款)”期限為28天,不同款的起點分別為5萬、20萬、100萬和1000萬,對應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9%、5%、5.1%和5.2%。
發行短期理財産品最多的是交通銀行,共計13款,期限從6天到27天不等。一個月內理財産品預期收益最高的,是張家港農商行發行的“金港灣理財45期”人民幣理財産品(29天),預期收益5.8%。
交行客戶經理告訴理財週報記者,很多期限不到一個月的産品都是滾動發售的,是銀行的傳統業務,做了很久,也形成了品牌,一下子叫停的可能性應該不大。
另據記者了解到,雖然超短期産品銷聲匿跡明顯,但“30天”和“31天”這兩個敏感期限的産品仍大規模存在,也有部分銀行為此將短期産品的最短期限向後延長了幾天,推出33、35天産品,避開風口浪尖,投資期限只差幾天,但年化收益率卻很有吸引力。上述客戶經理表示,雖然已經聽到了相關通知,但是具體30天內的産品哪些能發,哪些不能發,都還不是非常清楚,因此很多銀行應該都還在觀望之中。
滾動型産品接棒預期收益上調
在監管部門嚴控的環境下,一個月內理財産品的發行數量確已大幅減少,然而暫時還未停止的産品中,又有不小比例為滾動型理財産品。
事實上,滾動式産品一直以來都是很多銀行的常規産品,之前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較多涉及的是交通銀行和中國銀行,已形成穩定的品牌和操作流程,而在目前的特殊情勢下,正有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將這種類型産品作為了營銷的重點,發行數量有上升趨勢。
例如中國銀行“七日之約”、建設銀行“乾元日鑫月溢”和“日日鑫高”、招商銀行“金益求金”、工商銀行的“靈通快線”等,都受到了不少關注。
某國有銀行客戶經理張先生透露,滾動型産品屬於開放式理財産品,沒有固定的到期日,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申購或贖回,也可以增加或者減少投資本金。通常以1天、7天或14天為一個投資週期,若客戶不贖回則産品自動進入下一個投資週期。而且部分滾動型理財産品屬於複利型産品,也就是説客戶當期的投資收益和本金可以統一進入下一週期繼續生成投資收益。
“很多工作較為忙碌的客戶都會選擇這樣的投資方式,畢竟它不但方便而且靈活,而對於銀行來説,監管部門尚未對開放型理財産品的發行做出限制,超短期理財産品遭禁後,這一類型産品應該是各大銀行會比較關注的地方。”
多重因素推動下,滾動型産品成了新的寵兒,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銀行還提高了此類産品的預期收益,招攬客戶。
據了解,近期建行宣佈上調部分産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其中“日日鑫高”最多0.47個百分點,“日新(鑫)月異(溢)”最多0.41個百分點。
此前,工行也將靈通快線個人理財産品的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由原來的1.60%調整為分檔計息,調整後,100萬份以下(不含)最高為1.80%,100萬-500萬份(不含)最高為2.00%,500萬份以上最高為2.20%,最高上調幅度超過37%。
自11月2日起,浦發銀行將其7天滾動型開放式理財産品——“周周享盈”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從2.6%提升至4%,上調幅度為53.85%。
年底到期理財産品偏多,部分産品可提前贖回
不管是不是身處銀行業內,應該都知道12月31日對於各大商業銀行的重要意義,時至11月末,不少銀行密集推出30至40天投資期限的産品,並“巧合”地將這類産品的到期日設置在年底考核日,也就是12月31日附近的行為,便顯得“別有用心”。
據了解,理財産品資金的到賬日通常是T+2,也就是説12月31日到期的産品要到明年1月2日才會轉入客戶賬戶,這期間算做銀行活期存款,所以在元旦期間,由理財産品轉成的存款能夠讓不少錢緊的銀行順利通過考核大關。
上述國有銀行客戶經理張先生表示,往年,12月末會有不少短期理財産品推出,很大原因都是借由到帳日和到期日之間的時間為“拉存款”做文章,而最近銀監會叫停了1個月以內的産品,所以銀行要打這個算盤的話,肯定是趁這幾天抓緊推出30-40天的産品。
如其所言,記者在走訪時了解到,雖然一些銀行已經暫停了一個月以內理財産品的發售,但多家銀行開售一些期限為1個多月的産品,這些産品大約在年底到期,而且預期收益都有很大吸引力。
受監管嚴控後,銀行的短期理財産品收益率普遍下降,中信銀行徐匯區一家支行的客戶經理説道,“如果你想購買收益率高的産品,可以在這個月27日和28日來買。” 如廣發銀行的“薪加薪”銷售日期為11月17日至11月23日,期限為37天,差不多在年底到期。而深發展上海分行的“聚財寶”卓越計劃2011年272號人民幣理財産品的認購期為11月22日到11月23日,期限為37天,和廣發的“薪加薪"差不多同一天到期。交行也推出了沃德添利系列,短期的包括新綠36天和新綠39天,預計到賬日日分別為2011年12月31日和2012年1月4日。
“一些銀行會把到賬日設計成元旦後,這樣在年底考核時,銀行將這些資金轉化成存款去應對檢查。據我所知,一家國有銀行曾做過兩次這樣的事情,他們把客戶的資金到賬日設計成12月31日晚上八點之後到賬,不過因為晚上八點之後,系統是不能轉賬的,也就意味著客戶真正拿到資金要等到銀行營業時間。”工行一位支行行長告訴理財週報記者。
而民生和興業銀行雖然有一個月短期的理財産品銷售,不過這些産品和浦發的性質不太一樣,都具有回購的特徵。
例如民生銀行的“非凡資産管理周增利”和“非凡資産管理四週增利”兩類産品都屬於持續運作型産品,除非銀行根據本産品説明書的規定提前終止。在産品存續期內,客戶可以在每個投資週期起息日開始至該週期結束日前一日進行一週期的約定購買;已購買本理財産品的客戶可以在上述期間通過約定贖回交易在本週期結束日贖回全部或部分本金。若客戶為全部約定贖回理財産品,則客戶理財産品本金(或剩餘本金)自動進入下一投資週期,下一投資週期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由銀行重新公佈。而興業銀行的“月月盈”類産品以券回購為基礎,以交易所二十八天期回購為主,輔以其它短期限回購品種,每月的最後一天資金便可回到興業卡中。
“民生和興業這兩類産品是兩家銀行一直存在的,回購機構使得銀行既可把産品當作短期又可以當作長期的來做。”一位銀行業人士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