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蔡洪濱:擴大內需到底難在何處?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8日 0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經》雜誌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增長驅動力的失衡,是目前中國經濟最嚴重的結構性問題之一。經濟協調發展,需要驅動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均衡發力,形成共同拉動經濟的格局。

  但當前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內需相對不足;而內需之中,投資過度強勁,內部消費需求顯著不足。近年來世界經濟動蕩,出口增速下降,但投資佔GDP的比重持續升高至50%,消費佔比逐年下降,經濟增長仍然過度依賴投資拉動。

  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經濟結構增長方式不能持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要轉變到依靠內部消費需求上,已經成為舉國共識。

  溫家寶總理今年3月在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將進一步擴大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 我國“十二五”規劃中也將“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作為未來五年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標。

  如何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向依靠內部消費需求轉變,無論是理論還是政策層面,思路並不清晰。要找到實現轉變的正確路徑,首先要把握清楚消費不足的原因。

  消費不足源於市場難開拓

  對消費不足的原因,目前流行的主要看法包括: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較低,而較低的收入就會只有較低的消費;由於養老、醫療和教育等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建立,使得人們有後顧之憂不敢消費;收入差距日益擴大,高收入者消費意願不強烈,而低收入者有較強的消費意願卻沒有消費能力。

  這三個因素看上去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仔細思考後我們發現,這些因素和內需不足的因果關係,即到底誰是因誰是果,實際上不是很清楚。即使認為這三個因素是導致我們現在內需不足的根本原因,近期之內這些問題也很難得到解決。

  增加勞動收入當然會增加消費,但增加勞動收入的前提是勞動生産率的普遍提高,而這又取決於經濟增長。雖然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設立了明確的勞動收入增長目標,但市場經濟一個最基本的原理是勞動收入由勞動生産率決定,而勞動生産率由技能的提高和整個社會的技術進步決定。

  這不是由政府通過簡單行政命令的方法所能實現的。因此通過增加勞動收入增加消費的説法,其實因果不清,至少近期內於事無補。

  另一個流行的看法是提高社會保障水平,解決消費者的後顧之憂。但提高保障水平依賴於國家財力的提高,短期內建立一個全面的福利社會使得大部分人沒有後顧之憂是不可能的。

  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絕大部分老百姓依然有後顧之憂,也有醫療保險、養老等諸多的問題,也一樣要為子女上大學存錢。

  事實上沒有多少國家能真正實現絕大部分人一輩子沒有任何後顧之憂。而我國現在人均GDP剛過4000美元,這樣的經濟發展程度遠不到建立全面福利社會的時代,所以這樣一個藥方也無法解決我們當前面臨的消費不足的問題。

  最後來看收入分配格局。收入分配當然是最重要的,也是社會上現在最關注的熱點,但收入分配格局不是通過簡單調整一點個人所得稅就能解決的問題,也不是短期之內通過政府的一些稅收和財政的補貼政策就可以解決的。

  收入差距的擴大,有經濟發展階段的必然性,也有我國經濟體制轉型的特殊性。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善,需要相對的時間,也涉及深層次的體制改革問題,不可能成為解決內部需求不足的有效藥方。

  因此,以上關於內需不足的這幾個觀點,要麼看似很有道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要麼即使有道理,短期內也難以解決。因此我們需要有新的角度去思考,針對內需不足的問題找到一些近期可能有效的方法。

  我認為,內部消費不足,不簡單是一個總量不足的問題,它更多是一個結構的問題,也就是説是需求和供給的不匹配,是巨大的潛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人們常説我們的消費需求不足,是指實際實現的消費總額。但我國潛在的消費需求其實是非常大的。

  這從幾個角度就可以説明:比如就奢侈品消費而言,2010年底,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已攀升107億美元。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預計在2012年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國。

  再比如海外購物,海外購物不一定是説百萬富翁、千萬富翁這些人在海外瘋狂消費,在中國香港、美國、歐洲,去店裏掃貨的大部分是各種各樣的中國人。此外,國內的收藏品市場現在也是異常的活躍。

  人們一方面説我們消費不足,另外一方面又説我們流動性太多、錢太多,這兩個問題加在一起意味著什麼?所謂流動性多、所謂錢太多、所謂物價會被炒起來,其實就是説潛在的需求還是很多。

  所有這些現象表明,並不是説我們國內沒有足夠的消費需求,而是相當的需求沒有被滿足,仍然只是潛在需求。

  如果我們承認國內有巨大的潛在需求沒有被滿足,為什麼中國企業不去積極挖掘這個身邊的巨大市場?從供需匹配角度看,我們必須思考中國企業的行為和選擇,思考造成他們行為背後的原因。

  我們現在一方面是最大的出口國,擁有巨大的生産能力,另一方面國內又有巨大的潛在需求沒有滿足。並且,由於國際市場容量有限,近兩年來受世界性的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影響,很多出口企業面臨産能過剩的問題。

  與此同時,令人困惑的是,本國企業挖掘本國市場的積極性卻不高。很多中國的企業沒有太多動力去開拓國內市場,而更有動力去開拓國外市場。原因何在呢?讓我們從國際貿易理論來理解中國企業出口的行為。

  國際貿易中有一個比較優勢理論,認為一國將出口其要素稟賦豐裕度較高的産品。中國勞動力稟賦較為豐富,相對而言,物資資本及人力資本水平豐裕度較低。按照比較優勢理論,中國應該出口勞動密集型産品。

  國外有學者做了詳細的研究,把中國出口商品的種類做了劃分之後卻發現,中國企業出口産品的技術含量和資本含量,數倍于中國現在收入水平的國家的標準,也就是説我們沒有出口真正勞動密集型的産品,也就是説違反了基本的比較優勢貿易理論。

  其次,現在有所謂的“新新貿易理論”,認為在同一産業內,因出口企業要承擔較高的固定成本,在海外市場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因此,能夠成功出口的企業通常生産率水平較高。也就是説,“新新貿易理論”認為效率低的企業不出口,效率高的企業先佔國內市場然後再出口。

  但最近有研究發現,中國企業的出口行為跟這個理論正好相反。中國製造業部門數據分析顯示,行業內參與出口的企業其生産率水平與非出口企業相比更低。比如每個工人的銷售額,中國的出口企業是不出口企業的91%,美國、德國、中國台灣地區都是出口企業的效率比不出口企業的效率高好幾十個百分點。

  更奇怪的是,相當多的中國企業其主要市場在國外,基本不做國內市場。這與世界上大多數貿易大國的情況迥然不同。

  具體來説,在美國的出口企業中,外銷産量為總産量10%以下的企業佔了66%,德國為50%,而中國的企業要不就不出口,要不就基本上全出口, 其中近40%的出口企業其出口比例超過90%。即使去掉加工貿易企業,還是會發現同樣的規律。中國企業的出口行為直接與國際貿易實踐及新新貿易理論相悖。

  中國企業出口行為有悖于國際貿易理論,原因在於中國的經濟實際與這些理論的基本假設相反。這些理論往往假設開拓國際市場難於國內市場,而中國正好相反。對於很多中國企業而言,開拓本土市場可能難於開拓國際市場。

  所以,雖然國內潛在的消費需求很大,雖然這個潛在的市場就在身邊,但中國企業面對開拓國內市場的高額成本和風險,只能望而興嘆,轉而開拓國際市場。

  開拓國內市場四大困難

  對於很多中國企業來講,內貿比外貿更難做。原因在於,國內市場環境不夠健全完善,市場一體化程度低於國際市場, 市場整合程度低,國內市場分割,同時市場營銷渠道不暢,營銷成本高。

  這些因素使得中國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的積極性不高,使得國內大量潛在需求得不到滿足,最終導致內需不足。具體而言,導致內貿難做的原因有四點:

  其一,商業環境不完善,國內交易成本高。

  良好的商業環境的形成和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目前的商業環境還不夠理想。2010年世界銀行用商業環境量表(Ease of Doing Business Index)對183個國家和地區的商業環境進行了測量和排名,中國總體排在第79位,其中保護投資者、稅收負擔的排名在100名左右,在開始進行商業活動、營業許可等方面的排名甚至在150名之後。商業環境不夠理想決定了中國企業內貿的艱難。

  其二,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市場進入門檻高。

  除了商業環境之外,地方保護主義也是擴大內需的一大障礙。雖然經過二三十年的市場化改革,我國的地方保護主義應該説仍然非常嚴重。

  由於對於本地GDP和稅收的盲目追求,地方政府有各種各樣的方式保護本地企業,限制外地企業。一個反映是, 企業對省內法制環境、資金環境、市場環境、信用環境、社會環境等指標的評價明顯高於省外。地方保護主義雖然維護了地方企業的經濟利益,卻阻礙了國內市場的正常競爭,損害了全國統一市場的建立。

  其三,市場分割,區域間貿易成本高。

  除了制度上的地方保護主義,區域間的貿易成本也成為橫亙在不同地區市場間的貿易壁壘。儘管不存在文化、語言等方面的障礙,中國省際間貿易成本比很多國家內部地區之間的貿易成本高得多,接近於歐盟國家之間或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貿易成本。

  前段時間有很多關於中國的物流成本的報道,物流成本高其實會對國內市場産生重要的影響。

  比如全國物流公司協會公佈的數據稱,從廣州到北京的運輸成本高於從廣州到美國。一輛卡車從四川跑到北京要花費1萬餘元,其中近半成本為高速過路費。

  有報道稱中國物流成本超發達國家一倍,“高速路”變身“高價路”。

  據計算,中國的物流成本佔GDP總量的20%左右,而相比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約為10%左右,德國僅有7.2%。各種過路過橋費已高達運輸企業成本的三分之一。高昂的物流成本使得企業放棄了國內市場,轉而開拓國際市場。

  其四,企業營銷渠道受限制、營銷成本過高。

  國內商品的營銷成本高昂。據報道,“在中國,大型的經銷商較少,企業時常要每家商場去鋪貨,進入沃爾瑪這種集中採購的超市還好,大部分超市是要一個個去談,其間還有條碼費、進場費、上架費、節慶費、信息處理費等,一個品項進入商場就要花費6萬-8萬元的相關費用。”

  設想一個出口企業,要是選擇出口,在得到訂單後,只需要負責生産,但是如果要開拓國內市場,比如廣東的企業打算銷售商品到北京,無論是構建營銷渠道還是進入大超市,企業都面臨較大的營銷成本,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地方保護主義和物流貿易成本,企業對這個潛在的龐大的國內市場只能望洋興嘆。

  市場化推進和改革的必要

  理解中國當前的內部需求不足問題,不能只看總量,還要看結構,看需求和供給的匹配。

  中國實際上存在巨大的潛在消費需求,但是因為沒有建立起一個整合、高效、統一的全國市場,內貿比外貿難做,使得中國企業開拓本土市場的積極性不高,潛在的消費需求得不到滿足,導致內部實際需求不足。

  構建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是中國未來經濟政策的重要導向。內需擴張長效機制的建立,既要激發釋放居民消費意願,更需要充分調動本土企業開拓本國市場的積極性,要使內貿比外貿容易做。

  “十二五”期間的改革重點,在於深化體制改革以改善企業經營環境,進一步推動市場化改革以構建國內統一、整合、高效的産品市場和要素市場,降低地區間貿易的成本。

  推動市場一體化的進程,就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從全球化市場回歸到全國一體化市場,從“用市場換技術”到“用市場促發展”。

  只有建立了全國統一市場,內部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內需的增長才能在經濟增長中起越來越大的作用。

  只有建立了全國統一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才能提高,經濟增長方式才能改變。注重市場一體化建設,實現供給能力從瞄準國際市場轉向國內市場,將成為實現經濟增長驅動力均衡化的關鍵。

  作者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熱詞:

  • 內需不足
  • 消費不足
  • 十二五
  • 新新貿易理論
  • 高速路
  • 高價路
  • 出口企業
  • 物流成本
  • 比較優勢理論
  • 收入分配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