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臨近歲末,上市公司的重組之路如履薄冰。
11月24日,ST昌魚(600275.SH)繼續此前一天的跌勢,開盤再度封死在跌停板;當日收盤報價6.37元,較停牌前的7.05元下跌9.65%。
連續兩天的跌停背後,是重組預期的破滅。
11月22日晚間,ST昌魚發佈公告,稱公司“不存在重大資産重組、非公開發行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任何事項”,徹底否認公司與湖北某知名酒企重組的傳聞。
這並不是本週第一隻因重組預期落空而股價跳水的上市公司。更早前,還有神馬股份(600810.SH)、首鋼股份(000959.SZ)、南海發展(600323.SH)等個股也因重組受挫而股價大跌。
而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24日,年內已累計有50余家上市公司的重組發生變更或中止。分析人士指出,在創業板退市制度即將推出,主板退市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重組概念股“烏鴉變鳳凰”的資本遊戲可能難以維繫。
“爆炒”重組終落空
ST昌魚被稱為ST板塊的“不倒翁”;其所倚仗的,正是層出不窮的重組故事。
“針對媒體中所説的大股東與湖北省內某知名酒類公司或煤礦類公司或稀土類公司相關的重組傳聞,造成公司股價的波動,經與大股東核查,大股東對上述報道和傳聞內容,發表鄭重聲明,上述報道和傳聞純屬虛構,絕無此事。”11月22日晚,ST昌魚發佈澄清公告,否認了公司將進行資産重組。
事實上,這並不是ST昌魚的第一個重組故事。
2009年以來,市場一直存在公司大股東華普集團對ST昌魚的資産注入和整合預期;僅今年9月以來,上市公司就已經連續發佈了四份核查公告,一次次否認重組傳言。
雖然屢次澄清,ST昌魚的股價還是一路逆勢狂飆。截至11月19日停牌前,公司股價在短短3個月中累計漲幅近50%。
“基本沒有機構的身影,主要是遊資的炒作。去年ST昌魚因為信息披露的問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現在還沒有下發處理文件。在處理結果出來之前,資産重組是存在障礙的。”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經理説。
儘管如此,ST昌魚還是借著重組的神話一次次被爆炒。
“年末保殼概念的驅動下,特別處理股票板塊很可能引來一輪明顯的炒作潮,但是投資者應該選擇其中確實能夠實施實質性重組,以及重組方案能夠為ST公司帶來基本面改善的標的進行審慎投資。”中信證券在最新發佈的重組股週報中認為。
與憑藉重組故事“一飛沖天”相比,一旦中止重組,投資者自然也將損失慘重。
11月18日公告稱中止資産注入進程的神馬股份,就使得中信證券深陷其中。
三季報顯示,中信證券自營盤及旗下五隻集合理財産品早早潛伏在神馬股份。但一紙重組中止公告,讓此前的精心佈局都成了今日的牢籠。
類似的案例並不少見。
今年10月20日,航空動力(600893.SH)宣佈中止重組計劃;消息一經公佈,該股瞬間跌停。
航空動力的重組已經歷時已久。2010年8月,在經過了一年多的等待之後公司公佈重組預案,同年12月30日,公司董事會通過相關議案。根據方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擬以航空動力為平臺,整合旗下航空發動機業務。
只是這場看上去很美的重組大戲,最終還是因為未能拿到監管部門和主管部門的批復而黯然落幕。
含金量名不副實
同樣在本週內遭遇大跌的還有首鋼股份。
11月18日晚間,這家停牌已經一年之久的上市公司公佈重組方案;此後的11月21日,首鋼股份開盤跌停,次日再度大跌9.77%。
而接下來的兩天中,上市公司股價跌勢不改。截至11月24日收盤,首鋼股份已跌至3.32元,較去年4.42元的停牌價格縮水了24.9%。
重組方案成為大跌的導火索。
根據相關公告,首鋼股份控股股東首鋼總公司將首鋼遷鋼公司的全部相關資産置入公司,置入資産的預估值約 180 億元;差額部分將由首鋼股份以 4.29 元/股為價格向首鋼總公司發行預計不超過30億股股份作為對價。
不僅如此,首鋼總公司還做出承諾,在本次重組完成後三年內推動下屬首鋼礦業公司注入首鋼股份。
但這樣一份重組方案並不能喂飽市場的胃口。
“遷鋼的注入是符合預期的,但礦業資産未能注入使得方案差于預期。”國金證券分析師王招華認為。在他看來,三年內注入礦業資産的時間晚于預期,同時重組進程的不確定性和宏觀經濟以及相關礦業資産的價格波動,都會給首鋼股份帶來風險。
受此影響,潛伏其中的投資者也頗為尷尬。盤後數據顯示,幾日以來,首鋼股份中的潛伏機構大規模出逃,已經等候一年多的場內基金已經基本清倉。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南海發展身上。
11月22日,南海發展中止了此前的重組方案,並同時公佈了新的重組預案。
與之前的方案相比,募集資金總額並沒有改變,但是募集資金使用計劃表中的“2.4億元用於收購南海綠電30%股權”這一項目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2.4億元用於補充營業資金”。此外,由於定價基準日的改變,新方案的發行價由此前的10.38元/股下調為9.93元/股,下調幅度4.34%。
上述方案公佈後,南海發展股價已經連續三天下跌。
事實上,重組方案因各種原因而中止的案例並不少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1年以來已經有50余家上市公司中止重組方案。
其中不乏公司和航空動力類似,因政策因素未獲批准;也有公司因資産重組實施條件不成熟而主動撤回;此外,還有一些公司因為買賣雙方對資産估值的分歧嚴重而交易流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