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今年11月1日,國內首只QDII基金華安國際配置宣告終止基金合同,成為公募基金歷史上第一隻“清盤”的基金,由此,引發了市場對於公募基金清盤的關注。
在業界看來,開放式基金清盤的紅線就是“200人”和“5000萬元”。目前,已有多只基金徘徊在清盤線附近,岌岌可危。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今年三季報的數據,資産凈值在6000萬元以下的基金數量就有38隻,剔除債券型基金和封閉式基金之後,仍有8隻基金資産凈值在6000萬元以下。
◎ 目前這些在清盤邊緣苦苦掙扎的基金産品,基本上不能實現盈利,那為什麼從未有過主動清盤的呢?這是因為在審批制的前提下,基金産品的表現即使再差,對於基金公司來説,仍然具有壟斷機制下的“殼”價值,對於這些基金來説,由於規模較小,在更換基金經理後,比較容易通過選股和資産配置來實現超額收益,進而帶動其他基金的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