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資料圖
融資難問題正越來越成為國內小微企業陷入困境的推手,不少企業因此倒閉甚至瀕臨生死邊緣。對於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成因眾説紛紜,而貨幣政策偏緊,銀行不予放貸則被普遍認為是最主要原因之一。
日前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接受採訪時對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小企業和小客戶是個大市場,隨著大企業、大項目從資本市場獲取融資的能力越來越強,大型銀行要想生存和發展,必須轉向小微企業市場。
對於小微企業遭遇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姜建清認為其形成原因非常多。他認為,首先,小微企業處在産業鏈的末端,其營運資金容易受到上下游企業的擠壓,形成比較多的應收賬款,同時,通脹預期使小微企業的存貨增長較快,佔用了不少資金,加劇了資金緊張;其次,由於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蕩,國內外市場也在發生急劇的變化,市場變化導致包括人工、原材料在內的企業成本有所上升;第三,資金價格上揚,如9月末貨幣市場利率明顯上揚,隔夜和7天期同業拆借利率均接近4%,同時社會資金面偏緊使一部分小微企業轉向了高成本的民間融資,成本上升較快。此外,也不排除一些小微企業主為了牟取高額利潤,參與高風險的投機行為而造成資金鏈斷裂。
對於偏緊的貨幣政策與小微企業融資難是否有直接聯絡,姜建清表示,目前在一定意義上確實存在著社會資金面偏緊的情況,但這種偏緊更多地是結構性的。
他説,從整體看,流動性相對過剩的局面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今年上半年M2 (廣義)餘額同比增長15.9%,增速雖然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運行,通脹預期依然較強。與此同時,資金結構性緊張的問題也十分突出。比如,目前18%到20%民間借貸利率較為普遍,有時短期票據的利率高達15%,這説明短期資金和小微企業的資金市場有很大的需求。市場總體上不缺乏資金,但缺乏很好的轉化。這種轉化需要金融機構和市場共同努力。
姜建清認為,對於大型銀行來説,要充分發揮主力軍和主渠道的作用,應想方設法將更多的金融資源投入到真正需要資金的小微企業中去。他説,現在對於大型銀行來説,服務小微企業確實已經不是“要我做”的問題,而是“我要做”的戰略選擇。
首先,小企業和小客戶是個大市場,隨著大企業、大項目從資本市場獲取融資的能力越來越強,大型銀行要想生存和發展,必須轉向小微企業市場。
再者,按照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監管規則,大企業貸款的資本佔用高,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影響大。以工行為例,綜合算下來,大企業貸款資本佔用約為6.7%;中型企業次之,約為6.57%;小企業最低,只有2.44%,尚不足大企業的二分之一。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已成為大型銀行實現資本節約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