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專家稱人民幣國際化需保持穩健
“在2008年到2010年之間,中國領銜著IMF體系改革,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聲音越來越有分量。而且現在中國已經成為國際貨幣基金體系的三大領導國之一,奠定了中國扮演的重要角色。”克裏斯蒂娜 拉加德首次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的身份出席國際金融論壇2011年全球年會時表示。
在拉加德上任之初,就曾表示,將繼續推進IMF的改革。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以美元為主導的IMF,出現了不穩定的因素,IMF的改革勢在必行。其中,人民幣被看做是能夠打破 “美元本位”壟斷的貨幣體系之一,而被寄予厚望。
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被加速。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上述會議上指出,“人民幣的國際化,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艱巨的、充滿了挑戰的一個過程。任何一個國家的貨幣成為國際貨幣,意味著將承擔巨大的國際責任。”
“美元本位”不穩定性凸顯
美元的強勢主導,讓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公平性受到了市場的懷疑。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禮卿對此表示,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在金融危機中間,充分看到了不穩定性。同時,對於新興市場而言,也凸顯了不公正。
他分析認為,美元的不穩定性主要體現在具有特權但是缺乏監管,存在不負責任的風險。作為新興市場國家來説,必須積累大量的外匯儲備。由於美元是主要貨幣,這意味著他們不得不大量購買美國國債。
去年11月,IMF通過新的份額改革,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份額超過6%。拉加德在會議上表示,中國在IMF之中的聲音所佔權重越來越大,更重要的是,中國在全球大宗商品的定價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和中國過去幾十年非常穩健的貨幣政策息息相關。
除了對份額的改革,對於“美元本位”壟斷的貨幣體制進行改革,市場提供了多種方案。例如,改良美國本國貨幣、創建世界貨幣、不斷增發特別提款權(SDR)作為儲備資産分配給成員國等。
但是張禮卿認為,所提出來的這些方案,都比較難以實行,有可能實行的是增發SDR,但是也很難。他表示,未來國際貨幣體系有可能是一個多元化的儲備體系,以抑制單一主權貨幣充當國際貨幣的不穩定性。
人民幣國際化:提速中思穩健
“中國也需要建立更加堅定的貨幣,但是我知道中國在這方面進行了漫長的改革之路。”拉加德稱。2010年,央行擴大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範圍,從貿易結算角度,中國展開了人民幣國際化的提速進程。特別是今年以來,除與多國加強人民幣結算之外,還明確提出支持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中心。同時,允許人民幣境外合格投資者以200億元的起步金額,投資境內證券市場。
“在目前這樣一個階段,似乎國際上對人民幣需求非常大,但是我想問,這種需求是因為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的需求,還是真實的對中國宏觀政策長期穩定的信心的需求?這個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的檢驗。”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提出。
可以看到的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在提速,不過,更多的專家提出需要考慮在此過程中如何保持穩健。
縱觀已實現貨幣國際化的國家,在整個歷程中,總會面臨不同的挑戰。對此李稻葵指出,未來10年,可能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人民幣的國際化積極參與國際貨幣體制的改革。
他提出人民幣國際化基本的三個原則,首先是要和整個國際貨幣體制改革乃至整個國際金融改革緊密結合。比如,拉加德提到的IMF擴資問題上,他提出,可以考慮以人民幣計價進行出資投入,參與到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當中。其次就是,人民幣的國際化必須緊密結合中國金融自身的改革。第三個原則,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一定是更好為經濟實體服務的過程,不能夠僅僅在國際上讓人民成為國際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