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電動車標準出臺或延遲 國企將是最大受益者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2日 09: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遠實

  新能源汽車能從根本上改變什麼仍需等待,但它已經改變了中國決策者的思維。

  雖然在傳統的汽車領域,中國的整車製造商與政策制定者並沒有太多建樹,但當面臨新能源汽車時,他們都表現出了不一樣的態度。中國汽車産業曾經的十二五規劃,被《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替代,之後這個規劃又被加上“節能”兩字,中國政府的態度,在發生著明顯的變化。

  中國汽車行業政策制定者的態度沒有改變的是,它一直以純電動車為主攻方向,且是最直接的方向。這與整個行業的發展有相當的不一樣。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希望能省去諸多過渡性的産品,直接跨步到電動車領域。

  近期,關於中國電動汽車標準即將頒布實施一事再受關注。媒體報道稱“《純電動車標準綱要》共有9大項40多小項,彙編成四冊,經國家標準委認可後即可頒布”。針對此事,本報汽車研究院與蓋世汽車網進行了聯合調查。本次調查時間為2011年10月24日至10月28日,調查期間參與人數為2105人。

  調查結果顯示,僅23%的業內人士認為電動汽車標准將于年底或明年初順利出臺。而持反對立場的參與者近半數,達46%,另有多達31%的人認為此政策出臺的不確定性很大。一直受到關注的政策,在業界産生的反響並不高。

  標準的缺失

  在標準缺失的背景下,我國純電動車的産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平添了較大的不確定性。同時,由於電動車的産業鏈較長,涉及的相關利益方也就越多,博弈會更多。

  對新能源汽車特別電動車的發展,中國汽車與政策制定者保持了較高的呼聲,但這並沒有帶來更多實質性的內容。這尤其體現在行業發展標準上。

  在此輪有關新能源汽車的政策爭論之前,通用汽車、大眾汽車、福特、戴姆勒、寶馬、奧迪和保時捷等七家歐美汽車巨頭達成一致,同意在歐美市場共同建立電動車充電國際標準。此外,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近日也向歐委會正式遞交了一份電動汽車充電接口標準化建議書。這兩條消息顯示出在歐洲企業之間就可能存在兩套標準。區域尚且如此,更遑論全球的統一標準。

  在中國市場,行業發展標準確已成瓶頸。在電動車轉向私人消費後,比亞迪e6、眾泰SUV、奇瑞M1、通用沃藍達和日産聆風等都作出了不同的嘗試。不過,問題隨之而來。譬如,有些電動車用的是20安培直流電,而家用標準是12安培的交流電。標準缺失帶來的問題,會隨著電動車市場的擴大而擴大。

  在國家標準沒有明確之前,“吃螃蟹”的企業可能承受前期研發經費的損失,而觀望的企業則不敢貿然而動。在標準缺失的背景下,我國純電動車的産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平添了較大的不確定性。同時,由於電動車的産業鏈較長,涉及的相關利益方也就越多,博弈會更多。

  而關於中國電動汽車標準是否應該與國際接軌的討論之前並不多。在關於這一問題的調查中,多數人認為需要與國際接軌,以符合多數市場參與者利益,佔投票總人數的60%,而也有多達40%的人認為國際上沒有通行標準,中國電動汽車標準無須一定與國際接軌。

  最大受益者

  在中國電動汽車標準制定過程中,基本是國內大型企業參與標準制定,尤其是國企與央企的意見更為重要。一汽、上汽、東風和長安等大型企業,勢必在電動汽車標準中爭取最大話語權。

  依中國汽車發展的現狀衡量,中國電動汽車標準的制定不僅需要參考其他市場與企業的標準,同時,中國也應該積極主動參與到其他市場的標準制定中去。今年9月份,我國參加了在德國舉行的國際電工委員會的純電動車接口方案投票,10月份在英國參加了相關方案討論。這些舉動都表明了電動汽車標準與國際接軌是必然的趨勢。

  其實,標準之爭是利益之爭。一旦統一的標準採用某一種設計,這將給設計參與方帶來巨大利益。所以,各大汽車企業都希望能用自己的方案或自己控制標準的制定。可以説,誰掌握了標準,誰就控制了未來市場的主動權。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電動汽車標準制定過程中,本土汽車製造企業的影響作用最大。認為本土企業影響更大的投票比例高達28%。緊隨其後的是電力運營商,佔投票比例的24%。在參考國外電動汽車標準的基礎上,盡可能讓本土汽車製造商參與並主導競爭。這已是業內對電動汽車標準制定思路的共識。

  在中國電動汽車標準制定過程中,基本是國內大型企業參與標準制定,沒有外資電動汽車企業介入,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此次標準的制定,將最大程度地反映出本土,尤其是國企與央企的意見。一汽、上汽、東風和長安在內的大型企業,勢必在電動汽車標準中爭取最大話語權。

  調查結果也顯示,國有車企被認為是最大受益者,共獲得了44%的投票。此外,有32%的人認為外資車企可能成為最大受益者。外資車企在傳統汽車以及電動汽車製造上的經驗與技術積累與儲備,加之他們較強的品牌以及網絡佈局和影響能力,使得他們在標準出臺之後,很可能搶得市場先機。而民營車企在這一調查獲得了最少的投票,僅24%的人士認為民營車企有可能成為最大受益者。這與其對標準制定的影響力較小以及自身品牌、技術積累較弱分不開。

熱詞:

  • 藍達
  • 電動車市場
  • 標準制定
  • 大汽車
  • 國企
  • 電動汽車
  • 吃螃蟹
  • 節能
  • 車企
  • 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