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環球時報社評:航天的收穫不是花錢買根冰棍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1日 12: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神舟八號”今天清晨升空,去外太空與“等候”在那裏的“天宮一號”執行難度系數極高的交會對接任務。中國進入太空實驗室時代的大幕已經拉開,我們是否清楚並做好了準備:我們將為這個時代不斷投一些錢,並且冒很多風險。我們的收穫大並豐富,但卻不像花錢買一根冰棍那樣一清二楚。

  我們別無選擇。只要我們決心在這個世界上“崛起”,只要我們追求中華民族的真正復興,不管我們主觀上願不願意,這些風險我們都必須去冒,這些錢我們也必須去花。否則我們只能做一個缺少骨頭肉嘟嘟的“大國”,我們的繁榮永遠都只能是世界一流繁榮的下限,而且維持這樣的繁榮,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別人的態度。

  航天技術最令人難忘的黃金期是冷戰時代。它的昂貴和巨大風險,似乎只有那時的大國政治意志才能承受。我們今天很難設想,人類利用50多年前的技術就能把加加林送上太空,用40多年前的技術就能把宇航員送上月球。無論前蘇聯還是美國,都付出了巨大財力和多名宇航員生命的代價。

  這些代價換來了今天美國和俄羅斯的寶貴航天技術資産,這些資産構築了世界大國前所未有的高門檻。蘇聯垮了,但航天技術是俄羅斯在大國俱樂部裏撤不走的一把椅子。美國如今顯然願意讓外太空“姓美”,它正在外太空將人類科技“重新組裝”,以相對冷戰時期的較小投入獲得驚人增值和放大效應。

  美國在從外太空的“最高處”俯瞰全人類,這樣的戰略優勢是其他國家有再密集的高速公路和鐵路網也無法企及的。

  “神八”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是中國航天技術邁出的勇敢一步。但這一步蘇聯在30多年前就走出去了。中國今天火箭的運載能力,還遠遠低於美俄兩國的水平。蘇聯時代的宇航員就已創造了個人太空連續停留幾百天的成績,而中國所有宇航員迄今的太空停留時間加在一起,不過十幾天。

  中國發展載人航天技術總體上沒遇到大的挫折,中國社會對未來航天科技保持較順利的發展狀態有很高期待。然而中國當前的航天技術仍可在美俄的身後學習、琢磨並改進。中國總有一天要走到真正前沿的位置,我們自己決定做什麼和怎樣做。中國航天技術的風險值肯定越來越高。

  今天中國發展航天技術的戰略環境已不同於冷戰時期,美俄可以為了政治目標而不顧安全規則冒險,但中國不能。今天的中國必須在“敢於冒險”和“安全第一”之間尋找平衡。

  中國還面臨“民比天大”的時代浪潮,美蘇當年發展航天所獲得的社會絕對支持,今後在各國或許再也不會出現。社會看上去比航天“更急迫”的用錢處會有很多,各國航天都需要國家和民族戰略胸懷的呵護鼓勵。中國航天是後來者,到目前花的錢比美俄少多了。中華民族的心胸有多大,中國航天的成長空間就有多大。

  民生凋敝的中國根本就走不出家門口,沒有戰略工具支撐的中國則肯定走不遠。中國的未來註定是各種需求和目標很難擺平,而又必須擺平的。

熱詞:

  • 交會對接
  • 根冰棍
  • 航天技術
  • 大國
  • 社評
  • 安全第一
  • 宇航員
  • 外太空
  • 冷戰時期
  • 神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