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期,我國安徽、江蘇、湖北、山東等地柴油供應緊張形勢凸顯,在供求失衡、“批零倒挂”等因素交織下,眾多民營加油站陷入斷供、限購等尷尬境地,引起社會關注。
油價降了 油卻沒了
“怎麼一降價就沒有柴油了呢?”……近一個月來,在一些民營加油站裏,消費者怨聲四起。
自10月9日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下調後,江蘇、湖北、內蒙古等地部分加油站便停止供應柴油或者限制供應量。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説,在全國9.6萬家加油站中,民營加油站約4.4萬家,目前有上萬家民營加油站出現柴油斷供現象。
與民營加油站紛紛斷供、限購形成對比的,是國營加油站卻隨到隨加。
“斷供、限購” 民營加油站最難
最近,有關人士表示,主營煉廠連續檢修、北方地區因降溫換油、秋季農業用油增加等因素,共同催生了“油荒”現象。
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上述因素確實對柴油供應造成影響,卻並非民營加油站遭遇“油荒”的主因。
此次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下調之後,批發市場供應價格依然維持高位,安徽、上海等地柴油價格出現“批零同價”甚至“批零倒挂”現象,民營加油站售油的意願嚴重受挫。
“柴油賣得越多,虧得就越多。”民營石油公司中太石化有限公司供應部部長馮念江説,他算了一筆賬:目前每賣一噸柴油,加油站要虧損200塊錢。
國內加油站價格監測網站“油客網”總經理邢瑞松説,主營單位對柴油限量銷售的策略,造成市場上柴油批發價格居高不下,民營加油站生存困難。
中石化廣東分公司有關人士表示,在市場油量出現供應短缺時,大型油氣企業的首選是把油供給自己旗下的加油站。“一見市場短缺,不良民營加油站就會有油也不賣,而是囤起來伺機賣高價,但幾大石油集團都會把‘保供’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排在第一位。”該人士表示。
●分析 如何跳出“油荒”怪圈?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表示,近年來頻頻爆發“油荒”,無不與成品油調價相關。在政府定價下,調價屢屢和國際市場環境背離,加之調價依據不透明、消費者缺乏知情權等,説明我國目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尚不完善,相關改革迫在眉睫。
趙友山表示,儘管民營加油站佔據銷售終端的半壁江山,但由於不掌握油源,難以形成完整的産業鏈條,從一開始就處於劣勢地位。
有關專家呼籲,應開放原油進口權限,同時打破壟斷企業對上遊資源的壟斷,力促市場競爭主體多元化。(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