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兩年前金融危機時,中國推出創業板,不但承載著能否給困境中的中小企業打開融資通道的厚望,也承擔著能否為國家創新戰略譜寫新篇的責任。
但兩年過去後,創業板推出267家公司讓部分創業者和投資者致富的同時,也暴露出六大怪狀。
一是上市後業績變臉。兩週年之際,在194傢具有可比數據的創業板公司中,上市後凈利潤增速不及上市前的達到七成,其中41家公司上市當年凈利潤出現負增長,佔比兩成。
二是高管套現成風。據統計,創業板開板兩年來,共有83家創業板公司遭到203名高管拋售,拋售股數為1.24億股,套現總金額達到28.8億元。其中8家公司的高管套現總金額超過億元,有7名高管通過套現成為億萬富翁。
三是成長性堪憂。創業板公司原本是一些高成長性公司,但從已上市的267家創業板公司行業屬性看,近七成為機械設備、石化等製造業。而截至2010年末,此前上市的創業板公司營業收入增長率僅比主板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營收增速高不到1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創業板公司營收增速也僅高於主板非金融類公司5個百分點。
四是高管離職潮不斷。截至今年9月30日,創業板高管離職公告超過了170份,其中2011年前三季度就超過120份。雖然高管們辭職理由多為“因個人原因”,但辭職後的減持事件已使其醉翁之意昭然若揭。
五是大幅超募資金。創業板267家公司募集的資金不是平均每家預計募集2.5億元資金的660億元,而是1874億元,超募資金達1209億元,實際融資是計劃融資的近三倍。而大部分超募資金都“躺”在銀行指定賬戶吃利息,而不是用來擴大生産。
六是退市制度遲遲不出。創業板退市制度一度被寄予厚望,是創業板區別於主板和中小板的最大特色,但深交所相關人士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仍沒有具體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