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汽車“三包”不能再優柔寡斷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7日 07: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據媒體報道,國家質檢總局昨日下午召開聽證會,對9月21日公佈的《家用汽車産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徵求意見稿)》進行聽證,充分聽取各方的意見建議。拖延了七年之久的汽車“三包”似乎看見破冰的曙光。

  對於汽車“三包”,抵觸最大的恐怕就是一些自主汽車品牌。毋庸諱言,國産車的質量控制水平比較差,其主要是以低價贏得市場份額,這也導致其面臨的投訴也是最集中的。數據顯示,6個月以內新車用戶的投訴比例佔到投訴總量的60%以上,而汽車投訴案件主要集中于價格在5萬-20萬元的汽車。因此,汽車真要“三包”了,恐怕國産車的低成本經營模式就要破産了。同時,有那些對自己汽車質量信心不足的廠商在前面頂著,那些外國車企也就樂得跟在後面搭便車,有恃無恐地對中國消費者來個“同車不同命”的歧視,搞得這些年中國消費者逼急了總掄起大錘砸奔馳寶馬。

  汽車行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不可謂不大,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即使汽車“三包”的草案在2004年就已出臺,但政府事實上的作為還是在保護強勢的車企,而不是保護弱勢的車主。但在過去這麼多年饑餓型的汽車消費之後,汽車消費如果還想進一步提升,就得對整個汽車行業動真格的,改變只修不退也不換的遊戲規則,並且創造良好的環境讓消費者比較輕鬆地享受汽車“三包”服務,例如讓車企承擔舉證責任。

  我們總是以保護民族産業和自主品牌的名義來保護落後,寄希望於其能在保護期裏從落後走向先進。然而,這只是理論中的“寄希望”,任何發展都是有路徑依賴的,習慣了就不想改變,儘管賺得不多,品牌口碑也總是“廉價”,但對自己的現狀還挺戀棧,對於“三包”總是高喊時機和條件不成熟,要求再等等,要求將條件放寬鬆一些,要求消費者再多吃虧幾年。事實上,這也是一個惡性循環,汽車行業不願意“三包”,就相當於告訴消費者自己的品質不咋地,不敢面對一個高要求的服務問責,既強化了消費者對國産車品質的不信任感,也讓汽車消費越來越受制于汽車售後服務這一瓶頸。

  商務部、財政部和央行昨日聯合下文提出,2015年時要使得最終消費率達到50%。舉一個例子,考試的時候,從零分到60分要比從60分到90分容易,而後者又要比從90分到100分容易。以前,我們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一個政策就能釋放出巨大的消費能量。上世紀90年代末的商品房政策、前些年的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都是這樣的效果。但是,消費不可能一直靠政策刺激,這種邊際效應是逐漸遞減的。如果讓我們的消費從60分達到90分,就不能像以前那樣依賴粗放式的刺激,而是應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保護消費者身上,比如法律法規應該傾向處於弱勢地位的消費者,在石頭和雞蛋都有“苦水”的情況下,優先照顧和保護雞蛋。

熱詞:

  • 三包
  • 汽車行業
  • 汽車質量
  • 汽車購置稅
  • 汽車投訴
  • 汽車售後服務
  • 國産車
  • 車企
  • 汽車消費
  • 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