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吳曉靈、杜曉山:民間借貸危機蔓延可能性不大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4日 1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適當調整貨幣投放結構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和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理事長、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杜曉山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非金融民間機構的監管機制需要繼續完善,尤其需要儘快引導民間資金進入實體經濟。同時,貨幣總量仍不能放鬆,而應適當調整貨幣投放結構,支持中小、小微企業的生産和發展。

  民間借貸風險總體可控

  中國證券報:有人擔心,近日在溫州爆發的民間借貸危機有可能産生“多米諾骨牌”效應,甚至可能演變成為中國式的“信貸危機”。對此,你怎麼看?

  吳曉靈:説中國式“信貸危機”有點危言聳聽,因為整個溫州民間借貸市場的資金規模不大,即使加上鄂爾多斯(600295)等其他地區,其規模和風險也是可控的。當前,中國的經濟金融不會有太多問題,最重要的是解決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問題。

  杜曉山:“危機”蔓延並惡化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從中央到各級監管層都已經充分重視這個問題,相關的解決方案和應對機制也陸續出臺。溫州民間借貸問題的爆發,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警惕。目前,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都提出,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一定要加強信貸支持。同時,對於民間借貸要揚長避短,遏制其負面的作用。當然,並不排除未來在我國局部地區將繼續發生類似于溫州的民間借貸問題的可能性。

  中國證券報:民間借貸市場衍生的問題對我國銀行業及整個貨幣金融體系將産生怎樣的影響?

  吳曉靈:的確有許多人擔心這些問題是否會衝擊銀行業。事實上,在宏觀經濟不是太好的時候,銀行出現一部分呆壞賬是正常的。而且,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撥備率已經很高,不會爆發大規模風險。

  溫州問題折射出金融改革不到位,未來中國的信貸市場必須分層定位經營。比如,大型銀行沒有必要做太小的業務,而應該去國際上競爭;中小金融機構則應該很好地為社區服務。此外,可以培育一些貸款零售商,這是中國的特殊情況所決定的。

  杜曉山:就現實而言,如果用傳統的銀行業務流程和風險管控制度,中小企業獲得貸款難度很大。而如果通過行政手段強迫銀行放款,未來的壞賬率肯定會大幅度上升。值得慶倖的是,經過一系列金融改革,多家銀行對中小甚至小微企業貸款的這種創新性業務,已經有了一套非常好的風險管控機制。

  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中國證券報:民間借貸市場火熱折射出實體經濟的困境,人們熱衷於“錢生錢”,你覺得應該怎樣去引導和管理?

  吳曉靈:民間借貸市場最大的問題,在於錢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與此同時,中小、小微企業對資金卻“如饑似渴”,應該讓願意放貸給實體經濟的人成立貸款公司,再把資金貸給真正需要的人。因此,我一再提出應該建立普惠金融的稅收體系。

  一方面,我國對於引導和支持非金融民間機構的政策並不夠。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國九條”,並未對小貸公司給予支持。如某機構70%-80%的資金都放給個體商戶、農戶這樣的人群,國家就應該給予稅收減免,包括中小銀行和小貸公司都應享受這樣的優惠政策。

  另一方面,小貸公司等機構的合法地位問題亟待解決。此外,小貸公司的資金來源要儘快拓寬。

  杜曉山:首先,各級監管部門的職能要分清,並儘快確定小貸公司等民間機構的合法身份。其次,中小企業融資、引導民資進實體經濟,已經不純粹是貨幣問題,需要靠一系列、一攬子的政策。

  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説,應該有更多的支持性政策鼓勵他們放貸給中小、小微企業等。相關部門應從財稅政策、批發基金、註冊優惠、合法性地位等方面出臺相關政策。同時,需要解決目前民間借貸的“規模化、普遍化、機構化、高利貸化”等問題,儘量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就民營企業、民間資本的角度來説,必須認識到脫離實業去做所謂的虛擬經濟,從而投機獲利是一種短視行為。從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的角度來説,應多出臺政策鼓勵實體經濟發展。同時,也要在國際經濟結構轉型期間,鼓勵産業升級、優勝劣汰。

  適當調整貨幣投放結構

  中國證券報:近日,對於中小、小微企業發展的支持政策陸續出臺,包括在信貸資金方面的支持,這會否對貨幣總量造成壓力?

  吳曉靈:中國不缺錢,當務之急仍是“控制貨幣、搞活金融、調整結構”,要儘量把錢投向真正需要的領域。就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而言,貨幣政策既不是收緊也不是放鬆,而應是穩定。我們應該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革、經濟結構轉型上,要讓出口、投資、國內消費三駕馬車共同推動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放鬆銀根的結果,必然是加劇通貨膨脹,並導致通脹風險繼續累積。

  杜曉山:必須注意到,歐美等國面臨危機,新興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也在上升,經濟也有放緩的跡象。因此,在目前的國際和國內形勢下,我們仍應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而且,考慮到國內經濟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通脹難題,貨幣政策適度收緊是合理而正確的。

  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正規金融機構資金的發放貸款收緊的趨勢,而中小企業受的影響肯定比大企業要大一些。因此,雖然貨幣總量還是要收緊,但是貨幣投放結構上要進行調整。比如,要防止資金投向“兩高一剩”的産業領域;要多支持鼓勵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和三農貸款;要把資金投向國家大力支持的新興産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