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述評:三季報出爐 四問中國經濟走向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8日 22: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宏觀經濟“三季報”18日浮出水面,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等經濟學家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對“經濟失速”、“政策微調”、“借貸危機”等熱門話題進行解讀。 

  一問:失速風險是否可控 

  在連續6個季度的回落後,2011年3季度GDP同比增速降至9.1%。內地股市週一大跌2.33%,失守2400點。

  范劍平表示,在世界經濟低迷,中國退出刺激政策的大背景下,GDP能平穩回落已相當不易。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指出,工業、消費和民間投資的亮眼數據以及PMI等先行指標的趨穩,説明中國經濟內生動力強勁,“硬著陸”可能性小。

  但一些隱患也需引起重視。前三季度,外需對GDP貢獻率為-1.3%,和上半年-0.7%相比,其短板效應更加明顯;在一些地方,民間借貸市場的風險也開始顯現。

  中國總理溫家寶近來已先後奔赴溫州和廣交會調研,他強調,風起于青萍之末,對一些苗頭,早發現、早注意、早解決,才能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二問:貨幣政策是否微調

  CPI7月以來的連續回落,讓中國通脹拐點隱約顯現。考慮到“把穩定物價總水平放在宏觀調控首要位置”的説法沒有在“三季報”中出現,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有所升溫。

  范劍平指出,“控物價”、“穩增長”和“調結構”的排序本就不是一成不變。CPI未來幾個月回落較為有限,這個節骨眼上放鬆貨幣政策只會導致物價反彈。

  不過,隨著宏觀調控進入觀察期,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的可能性也在減小。范劍平表示,貨幣政策未來的調整會傾向於結構性考慮,而不是在總量上做文章。

  三問:借貸危局如何化解

  近來,溫州等地老闆因資金鏈斷裂而“跑路”的事件頻見報端。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民間借貸風潮,起因于貨幣政策從緊,而根本原因在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滯後。

  在求貸無門的情況下,平均利率僅10%左右的中小企業有時不得不承擔60%的高額年息,其風險不言而喻。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指出,畸高的市場利率和偏低的體制內利率的並行,讓國企、上市公司等較容易獲取廉價資金的企業也加入借貸大軍,進一步放大風險。

  郭田勇指出,取締和打擊不應成為化解當下危局的政策著力點。官方短期可加大銀行體系對資金鏈緊張企業的融資規模。長遠看,則應加快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四問:房價拐點何時出現

  9月份,中國46個城市房價停止上漲步伐。盛來運指出,房地産開發投資、銷售面積同比增速的回落以及保障房安居工程超過90%的開工率,都説明房地産調控已取得積極成效。

  周景彤表示,樓市量價齊跌可以期待,拐點有望到來。而銀行首套房貸利率的調整也將加速樓市的鬆動。

  建設銀行本月上調首套房貸利率,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隨後跟進。目前,首套房貸利率上調所覆蓋的地區,已從一線城市向二線城市蔓延。

  周景彤表示,雖然限購、限外、限貸等行政性手段在目前的調控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但行政性命令不是長久之計,中國應做好行政計劃與法律、市場調控手段的銜接,促進房地産市場有序健康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