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蒙牛要送高管金手銬 光明內部募資14億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8日 18: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都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乳業再掀股權激勵風潮,要警惕前車之鑒?

  在進入中糧系統兩年多之後,雖然包括牛根生在內的原高管呈現逐漸淡出之勢,但上周公佈的一則股權激勵方案還是顯示出中糧方面對蒙牛管理團隊的倚重———有效期長達7年、6500萬份的購股權為後者戴上了亮閃閃的金手銬。與此同時,光明乳業發佈公告稱,擬向企業內部募集約14億建設新工廠,本意是擴大産能,卻有觀點指其是處在2009年管理層股權激勵方案第一個解鎖期的後半期,此舉是在為高管股權激勵鋪路。

  “股權激勵無疑會對業績起到推動作用,期限變長則令高層的決策更慎重。”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但值得注意的是,前有伊利因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導致2007年度凈利潤虧損並一度跌停的事實,後有光明這一“上海市國資企業股權激勵試點改革第一單”在股東大會現場爆發肢體衝突的場面,經歷了行業種種事態之後的乳企股權激勵方案顯然更需要傾聽市場的聲音。

  中糧二次綁定蒙牛原團隊

  蒙牛乳業上周發佈公告稱,向主要管理層的合資格承授人要約授出6500萬份購股權,行使價為24.1港元,有效期7年,其中總裁兼執行董事楊文俊獲900萬份,執行董事兼副總裁白瑛等三名共獲880萬份。王丁棉向南都記者分析稱,這一授予對象仍以創始團隊為主的股權激勵計劃説明中糧仍在履行“三年不插手經營”的承諾,雖然牛根生辭去董事會主席,孫玉斌、姚同山等已先後離去,但以楊文俊為首的高管依舊牢牢把控蒙牛。

  事實上,這已是中糧聯手厚樸進入後蒙牛的第二次股權激勵。記者了解到,2009年7月蒙牛曾公告將授出共計8880萬份購股權,行權價18.54港元,但8天之後卻否決了此總額為16.46億港元的員工股權激勵計劃。在離奇叫停4個月之後,隨著終於傍上中糧這艘大船,蒙牛于2009年11月重新推出高達21.72億港元的新方案,共授出8903萬份購股權,行權價格為24.4港元,包括楊文俊660萬股、白瑛321萬股等。

  “正是新方案的披露使得甚少為外界所關注的2007年股權實施方案浮出水面。”業內人士胡海(化名)告訴記者,蒙牛曾在2007年11月授出4460萬股的購股權,行權價格為32 .24港元,楊文俊和孫玉斌分獲456萬股和187萬股。2009年7月的新方案中,楊文俊的660萬股購股權中就有228萬股是取代2007年的購股權,白瑛和彼時尚未離開的姚同山亦是如此。“2009年的方案中有2012萬份新購股權用以交換將被登出的購股權,意味著在三聚氰胺使股價大挫的背景下,2007年的激勵方案有大量並未行使。”

  記者注意到,本次24.1港元的行權價格較前次的24 .4港元還有所下降,但等待期限則有所延長。從2009年的6年內有效,第二、三、四年分別獲得購股權的20%、40%及40%,到7年內有效,自購股權授出日期起計第四、五年分別歸屬50%,無疑將高管收益與業績捆綁得更緊密。

  光明14億建廠被指為解鎖鋪路

  與此同時,光明乳業發佈公告稱,擬以不超過8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17770萬股,募集資金約14億,用於投資閔行馬橋光明乳業工業園區建設項目,項目新增産能內部收益率為17 .5%,預計達産後年稅前利潤為2.3億。此次發行完成後,光明集團持有股權比例將由64 .9%下降至55 .5%,但仍不改變實際控制人地位。在某些業內觀點看來,這一大舉擴産的背後實際是為了實現股權激勵解鎖鋪路。

  記者了解到,根據光明乳業2009年獲批通過的管理層股權激勵計劃,2010年、2011年第一個解鎖期營收分別不低於94 .8億和113 .7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和激勵成本後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1.9億和2 .2億,眼下其正處於第一個解鎖期的後半段,但從此前發佈的半年報看,實現營收55 .4億,完成全年的48 .7%,實現凈利潤0 .68億,只完成全年的29 .82%,凈資産回報率也僅達3 .12%,大大低於8%的要求。光明乳業董秘朱建毅曾表示,營業成本攀升主要由原材料價格增長及去年收購新西蘭Synlait導致。而這一收購舉措及高管的股權激勵措施,正是導致去年9月光明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中小股東與高管發生肢體衝撞的直接原因———有股東稱高管的股權激勵是“趁低價撈金”。

  “實際上,追溯至王佳芬時代的光明乳業,早在2002年時提出的股權激勵也曾在市場上引起相當反應,甚至在內部引起了部分高管的出走。”胡海告訴記者,彼時光明乳業即設立管理層激勵基金,2002年度、2003年度分別一次性計提600萬和560萬計入年度管理費用,2004年用1000多萬元從二級市場購入897497股流通股獎給了王佳芬、郭本恒等4位高管。“而市場普遍認為光明乳業的股權激勵方案激勵成本太高,2005年3月股權激勵兌現,股價一週之內下挫20%。”

  “從本輪的情況看,新的股權激勵門檻較高,高管能否收穫真金白銀還是未知數。”王丁棉表示,光明投資建廠與股權激勵不能説沒有關聯,但僅僅理解為為高管股權激勵鋪路也是沒有依據的“幾大乳企近期相繼在激勵措施上加大力度,則跟外部競爭環境的變化有很大關係。隨著三聚氰胺影響逐漸淡去,蒙牛、伊利先後突破300億大關,且上半年淘汰近45%企業後留下巨大市場空間,資源愈向行業龍頭集中。”而伊利在2007年曾因股權激勵方案的爭議被牢牢封在跌停板上,想必即使有新的計劃,也會相當謹慎地提出。

  采寫:南都記者呂靜蓮

  實習生高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