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地溝油檢測問題,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指出,目前衛生部徵集到的5種地溝油檢測方法特異性不強,均無法有效識別地溝油。衛生部將繼續組織專家進行科研攻關,並向社會徵集地溝油檢測方法。當滯後的檢測手段對造假的“化學專家”束手無策,是否還能想想別的辦法?
尚未找出檢測良方
今年8月,衛生部徵集到北京、武漢、上海、陜西等多家技術機構的5種地溝油檢測方法,組織科技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糧食局以及中國疾控中心等有關方面共同研究制定了論證方案,並組建了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衛生檢驗、化學分析等領域權威專家在內的專家組,對相關技術機構研發的檢驗方法進行科學論證。專家組由13名成員組成,先後對5種方法進行了3次檢驗和論證。
專家組在公安部的配合下,專程赴山東採集了多種地溝油樣本。同時,還採集了合格的玉米油、花生油、橄欖油和菜籽油等食用油樣本。為了使樣本更具多樣性,專家還按照不同的比例,把地溝油和食用油進行混合。最終,專家組確定了20多個 “盲樣”,送交有關機構分別採用5種方法進行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5種檢測方法都無法有效識別地溝油。此後,專家組又重新更換“樣本”,再讓有關機構進行了兩次檢測,均是同樣結果。
據了解,此次論證的5種檢測方法,都是針對某項特定指標進行檢測,但地溝油成分極為複雜,並非所有地溝油都含有這些指標。因此,這些方法都存在缺陷。
合理疏導或見奇效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王竹天指出,目前我國尚無檢測地溝油的統一標準,全世界也無特效的檢測技術。近年來,制假者的手法越來越高,從理論上説,任何存在的物質都可能被非法添加到食品中,而絕大多數沒有檢測方法和標準。檢測技術是監管過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光靠檢測技術並不能解決地溝油問題,只有加強全程監管,才能從根本上堵住地溝油上餐桌。
對此,著名評論人司馬春秋認為,如果封堵不行,不如考慮如何合理疏導地溝油的去向。“不法分子造假無外乎是因為中間存在利益引誘,現在柴油價也不算低了,要是能有效引導地溝油進入生物柴油加工領域,再由政府給予一定的煉油補貼,我想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記者了解到,目前河北等地已有政府出手幫助生物柴油公司與産生地溝油的餐飲商戶對接,推動地溝油變廢為寶的良性循環。據河北省辛集市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辛集市已有10多家飯店採取了地溝油回收措施。金谷公司還與衡水市27家飯店合作,每天共計回收200公斤左右的地溝油。
“用地溝油生産環氧脂肪酸甲酯,可以變廢為寶、低碳環保、杜絕地溝油回流餐桌、節約生物油和石油以及産品本身環保等。”河北金谷油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匯川説。(記者 周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