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今發佈 GDP增長仍將超9%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8日 06: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新網10月18日電(財經頻道 種卿)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日程表顯示,18日,統計局將發佈2011年第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包括第三季度的國民生産總值(GDP)和各地區城鎮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況等內容。有分析指出,從統計局此前發佈的數據看,今年來我國GDP增速一直處於高位運行,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逐步降低,今年全年GDP增速達到9%也變成“唾手可得”的目標,而如此高的GDP增速,實際上也縮小了我國經濟調整結構所必需的適當空間。

  三季度GDP增速或再放緩 經濟不會硬著陸

  目前,我國經濟面對歐債危機升級、世界經濟開始二次探底、國內通脹保持高位等多重夾擊,國內經濟形勢不容樂觀,而即將發佈的第三季度GDP增速等季度數據不僅會決定全年經濟數據的走勢,還將影響我國第四季度宏觀調控政策的方向,因此備受關注。

  對此,多家機構和專家也對第三季度GDP增速這一數據進行了預測,大部分機構和專家一致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會繼續回落,但不會出現大幅下滑的局面。預計三季度GDP增長9.2%左右,9月份其他經濟指標也以放緩為主。

  《證券時報》一篇報道引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的話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仍將高達9%以上,處於增長的合理區間,預計全年經濟增速仍將超過9%。招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則預計,由於持續的緊縮政策和流動性控制,經濟增速將會進一步放緩,明年一季度經濟將延續緩慢下滑走勢。

  此外,近日瑞銀集團發佈的研究報告也指出,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將小幅放緩至9%。隨著出口增速放緩,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將由二季度的9.5%放緩至9%。瑞銀經濟學家王濤表示,中國未來12個月內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全球經濟放緩或衰退。他表示,儘管通脹仍是中國的一大問題,但隨著經濟減速變得越來越明顯,接下來政府可能將考慮放鬆政策。

  不過,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則表達了相對積極的看法, “雖然外部歐美債務危機在持續發酵,導致我國外部經濟環境惡化,但投資和進口等數據仍表現強勁,這也表明國內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仍然充足,預計在今年四季度隨著物價漲幅的回落和政策收緊力度的減輕,經濟增速將有所企穩,全年經濟增長應能保持在9.4%左右。”

  綜觀各方觀點,各方對我國經濟會否出現下滑的擔心減弱,而GDP增速的持續高位運行反而令現行的宏觀調控政策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經濟可能“硬著陸”的警報解除後,如何讓經濟增速恢復到合理區間,給經濟結構調整以適當的空間將是我們下一步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CPI漲幅連續微降 年底有望告別“6”時代

  14日,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6.1%。其中,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3.4%,和上月持平。專家認為,隨著豬肉、蔬菜、油脂等食品價格上漲放緩,今年後3個月食品類價格上漲對CPI的拉動作用將逐步減弱。

  《人民日報》的一篇報道指出,食品價格的居高不下已成為CPI持續在6%高位運行的重要因素。對此,中國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微博在接受採訪時表示,9月份CPI仍然處於高位運行,主要是受翹尾因素的影響。由於經歷了“中秋”與“國慶”兩個節假日,食品價格在此期間漲幅明顯,因此對CPI的上漲影響較大。

  據報道,今年7月份CPI如期達到“拐點”,隨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連續兩個月出現下滑,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徐洪才表示,9月CPI略有下滑,説明物價持續下落的態勢已經形成,這是一個重要拐點。

  但是,不難看出,CPI數據下滑的幅度遠低於其從去年開始的上漲幅度,對於今年年底CPI可能達到的水平,專家們也有了不同預測。 “預計後幾個月CPI指數還會繼續下降,到年底能降到4.5%左右。”劉煜輝分析認為,這是由於食品價格逐漸回落,同時整體基數也會降下來。

  此外,劉煜輝強調,受海外市場經濟持續低迷影響,我國PPI指數降幅比預期明顯,由於投資回落得比較快,未來會有一個雙降的可能,即總需求和總供給的下降。相比之下,徐洪才的預測較為保守,他認為,10月份、11月份CPI同比下滑速度可能會大一些,年底會下滑到5.0%左右。

  物價仍處高位 宏觀政策調控將以“穩”為主

  面對依然迅猛的物價漲勢、長期處於高位的經濟增速,以及日趨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學者普遍認為,我國第四季度的宏觀調控政策應以“穩”為主,貨幣政策不宜貿然轉向“寬鬆”。

  對於未來貨幣政策的走向,劉煜輝表示,雖然CPI目前仍處於高位運行,但PPI下降幅度卻增大,為防止中國經濟出現滯脹的可能,再出臺更加從緊的貨幣政策不太可能,既不會加息也不會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但同時也不會放鬆貨幣政策。從緊的貨幣政策還需要持續一段時間。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屈宏斌近日也表示,由於通脹只是趨於緩和,全面寬鬆的貨幣政策不會出現,並且央行已經開始實施選擇性的寬鬆措施,例如其對微小公司的措施。隨著中國信貸增長的持續正常化,央行將維持貨幣政策穩定。

  同時,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在較長時期內保持穩定的經濟環境,反而有利於加快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對此,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説,應對當前世界經濟的波動,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即結構調整和消費改革。在當前世界經濟發展模式調整的倒逼下,中國可能能夠在擴大消費、擴大內需方面邁出實質步伐。

  此外,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微博)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的原因並不在於中國經濟發展動力的缺乏而是在於增長方式的轉變,具體體現在土地財政、融資方式和銀行的盈利模式上。當前經濟減速難以避免,所以在減速中要尋找增長的平衡點。在減速中完成經濟結構轉型,改變以往那種依賴外需和高投資率的經濟增長模式是未來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