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窩電”與“電荒”並存致電力結構性矛盾突出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30日 09: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08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進入9月以來,全國已有11個省市出現電力緊缺,其中南方電網所覆蓋的5個省份,再加上浙江、四川、重慶等地,電力缺口已達2000多萬千瓦。與此同時,近日內蒙古、東北、西北等地卻曝出有“窩電”的現象。僅東北電網,最大盈餘超過1600萬千瓦,約佔全網裝機的14%。

  分析人士對此表示,當前的“電荒”不是真電荒,而是電力結構性矛盾導致的局部地區、季節性、階段性用電緊缺。

  由於吉林和黑龍江兩省之間聯絡線輸送能力不足,黑龍江電網電力盈餘超過400萬千瓦。預計到2011年末,黑龍江東部電網火電盈餘約200萬千瓦,風電和水電按裝機額定出力50%計算,“窩電”接近300萬千瓦;位於吉林電網西北部的松白電網預計到2011年底,“窩電”約在100萬-200萬千瓦,風電送出受到嚴重限制。內蒙古東電網的通遼、興安電網預計2011年末電力盈餘也在100萬-260萬千瓦。

  電源和電網建設不同步,尤其是電網建設滯後使得電力不能順利跨地區輸送。

  國家電網相關人士表示,電網建設審批程序比較複雜,建設工期較長,用地動遷困難,建設成本大,使得電網建設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體制問題也不容忽視,地方電網和國家電網存在一些衝突和矛盾,以至於電網的建設一直銜接不順。近年來五大發電企業盲目擴張,發電能力大增的同時電網建設卻跟不上,造成能源供應緊張,加劇煤電矛盾。

  此外,電源建設規模沒有能夠與電網的規模和結構相適應,也是造成“窩電”現象的重要原因。以風電為例,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吸引投資拉動經濟,利用核準政策的漏洞,將規模大的風場化整為零,拆分成小于5萬千瓦的規模並分批上報省級核準部門核準,使得遠期風電建設的規模存在不確定性,致使電網接納能力遠遠落後於風電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