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式“養老”遭遇實施危機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9日 18: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編者按:老齡化問題對中國提出的挑戰是全局性的、系統性的。面對如此嚴峻的養老情勢,要實現“老有所養”的目標,我們憑什麼?想要真的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的預期目標,除了公民個人的合理規劃外,更多的可能還是要靠國家從全局出發,制定貫穿全社會的“養老體系”建設。

       中國網絡電視台北京綜合報道(記者 周紅艷):2011年9月28日,民政部等12個部門與全國政協開會討論養老工作進展。目前,“老齡化”問題正一步步進逼中國,從2000年到2007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億增長到1.53億人,佔總人口的比例從10.2%提高到11.6%,佔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當於歐洲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總和。人口老齡化年均增長率高達3.2%,約為總人口增長速度的5倍。預計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億人,佔總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老齡化水平推進到30%以上。

       與西方發達經濟體的養老難題不同,中國的老齡化問題夾雜著歷史因素和制度制衡,因而更加的難以治理,首先,我們是未富先老,1999年我國人均不足3000美元時就已經開始步入老齡化,而發達國家是在人均GDP達到5000—10000美元時才進入老齡化社會。其次,計劃生育政策使我國少生4億多人,老年人增長相對速度更快,使我國“跑步”進入老齡化,成為世界上“老得最快”的國家。

       面對嚴峻的“老齡化”問題,政府和個人都在探討和實踐著一系列的“養老模式”,然而無一例外的,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實施危機”。

       以房養老:制度制衡

       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賀強等全國政協委員提交了“以房養老”方面的提案。“以房養老”也被稱為“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將自己的産權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數額養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務的一種養老方式。在國外,“以房養老”是用來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常用手段,因此,銀監會專門就此開展了專項的調查。

       不過,遺憾的是,9月28日,在全國政協舉辦“大力發展我國養老事業”提案辦理會上,參與該調查的人士指出,由於我國的房屋産權是70年的,以房養老將很難在我國推行。

       他同時指出,在房價的上行期,以房養老問題不大,一旦遇到房價下行期,還有可能遇到其他的問題。

       除了産權制約之外,“以房養老”還面臨著打破傳統觀念方面的問題,在記者隨機採訪的9位老人中,僅有一位認同“以房養老”的方法,而其餘的大部分老人都認為房子要留給子女,無法接受房子抵押給別人,最終“一無所有”的這種模式。

       “養命錢”:面臨縮水危機

       社保基金,是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負責管理的由國有股減持劃入資金及股權資産、中央財政撥入資金、經國務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會保障基金。 社保基金是不向個人投資者開放的,社保基金是國家把企事業職工交的養老保險費中的一部分資金交給專業的機構管理,實現保值增值。

       因為其國家保障的特殊性,成為更多人養老的選擇,老百姓俗稱其為“養命錢”。

       然而,最近被媒體報道屢屢提出的社保基金縮水的問題,無疑是給指望憑其養老的民眾們,狠狠的潑了一盆冷水。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8月10日公佈了2010年全國社會保險情況:2010年末,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工傷、失業和生育5項社會保險基金資産總額23886億元,各級政府財政專戶存款20319億元,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支出賬戶和其他銀行存款1416億元,暫付款751億元,債券投資369億元,委託運營366億元,協議存款665億元。這意味著,全國社保基金總額中有九成左右存于銀行,而用來購買債券和委託運營的方式進行投資的不足一成。

       然而,目前通脹高企的宏觀經濟環境下,當存在銀行的九成社保基金,面對暫時無法調節的“負利率”,答案就等於長期處於貶值狀態。若僅以CPI作為參數,過去9年裏CPI平均漲幅為2.2%,社保基金年均收益率不足2%,總計貶值數額高達百億。

       其次,即便是投入市場運作的那一成,也是難言獲益。從人社部公佈的數據看,僅有1400億元社保基金在進行保值增值的運營。其中只有366億元委託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運營,其餘則用於購買國債或者協議存款。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所主任鄭秉文認為,目前投資運營方式還非常單一,而且規模極小,他建議國家儘快出臺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辦法,使其保值增值。

       “養兒防老” :遭遇尷尬——“養老防兒”

       “現在的孩子太不爭氣了,現在我們辛辛苦苦工作,掙到的錢還不夠他們揮霍的呢,等他們養老?沒門”,北京出租車司機李師傅不無憤慨的向記者抱怨,“不過也不能完全怪他們,現在工作也不好找,孩子沒錢難道叫他們流落街頭?至於以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師傅的抱怨恰恰反應了當下社會“啃老”的尷尬情形,年青人往往因為自身競爭力的不足,或者是結婚買房等眾多原因,把父母窮極一生所積累的資産一點一點搬完。就此類情形,許多專家就疾呼老年人要“勇於説不”,對子女的要求不能一味滿足,也要留出自己“過冬的糧食”。

       根據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中國發展中心秘書長鄭森源的測算,若想過上富足退休生活,即計劃退休後每年花10多萬元,就必須從30歲始規劃,每年應該拿出6萬多元用於投資,退休時累計財富到500萬元才能完成預期目標。

       鄭森源認為,社保只能滿足退休以後的基本生活,它所能提供的保護對於疾病多發,需要照顧的老年人來講顯然不夠,所以,鄭森源認為,對於目前還未到老年階段的中青年人來講,未來想要“老有所依”,觀念恐怕要從“養兒防老” 轉變為“養老防兒”。(審核:王玉飛 監製:呂正標)

責任編輯:王玉飛

熱詞:

  • 養老
  • 養兒防老
  • 以房養老
  • 老齡化
  • 老有所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