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中國政府輪番政策調控之後,有跡象顯示一度過熱的房地産市場正在慢慢降溫,房價上漲的動力亦開始減弱。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房價鬆動是中央政策調控的結果,限購和減少貨幣供應是減少投機擠出泡沫的直接原因。而隨著中國加大保障房供應消弱供求矛盾,支撐高房價泡沫的基礎應可以慢慢消除。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房價統計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8月份環比下降的城市有16個,持平的有30個。與7月份相比,環比價格下降和持平的城市明顯增多。這也是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了過半城市房價環比止漲。
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商品房交易量更是在政策高壓下萎縮。8月1日至30日,北京新房及二手房住宅簽約總量1.3萬套,環比降26.4%。此成交量創造了2009年以來的最低值。價格方面,新房簽約均價較七月份跌2.5%,二手房均價環比跌0.9%。上海和深圳的商品房交易同樣遭遇下滑。
2010年以來,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産調控措施,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其中包括縮緊流動性、限購、提高借貸成本、徵收房産稅、增加保障房等多種調控手段。然而時過一年,房價保持高位堅挺,直到近期部分城市才出現降價。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專家尹中立認為房地産調控的難點在於貨幣供應量增長太快,土地制度及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以及長期的房價上漲強化了“牛市”心理預期。
莫尼塔證券公司房地産分析師王沛告訴記者,貨幣供應和供需矛盾是支持高房價的基礎之二,中國的一系列調控政策正在逐漸顯現效果,預計九月份全國均價開始下跌,房地産投資也將減緩。
自去年初至今,中國人民銀行已經上調了12次存款準備金率並加息5次,以此來減少由於之前為保經濟增長而超發貨幣造成的過剩的流動性。專家認為,限購和減少貨幣供應逐步發揮效應,房地産市場正在慢慢降溫。
政府更多寄予希望於今年年初提出的保障房供應大計來推動房地産市場走向健康。中國政府宣佈,未來五年將開工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其中,今明兩年各開工建設1000萬套,該計劃的目標是,五年後保障房覆蓋全國20%的城鎮居民家庭。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最新數據,今年前8個月,全國除西藏以外保障安居工程開工率已達86%。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繼續大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別是公租房建設,加快實現住有所居的目標。中央繼續增加資金補助,地方也要增加財政性資金投入。
中國房地産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在做客新華網訪談時説,去年中國住房市場是房改以來新房成交規模最大的一年,商品房大約達到了近900萬套的成交規模。今明兩年分別1000萬套的保障房建房規模實際上已經超過去年新房成交紀錄。
他指出,這樣一個規模的持續供應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中國的住房大格局,如果能夠持之以恒,作為未來基本住房制度的一個環節,將對調節目前住房市場存在的各種矛盾,特別是供求市場的尖銳矛盾有很大作用。
王沛説,短週期內,政府收縮市場資金流動性,緩解了房價向上的衝擊力。從中週期來看,中國加大商品房,尤其是保障房供應可以消弱供求矛盾,這兩點結合起來可以慢慢消除支撐高房價泡沫的基礎。他説,今年開工的保障房預計在明年下半年開始供應,隨著更多保障房的上市,2013年房價的變化將比較明顯。
目前,雖然部分主要城市成交量明顯縮水,房價有所鬆動,但仍處於高位。王沛表示,房地産市場調控正處在關鍵時期,中國政府不能放鬆對房地産市場的調控,這樣可以擠出價格泡沫並扭轉人們對房價上漲的預期。
央行本月發佈三季度儲戶調查報告顯示,對下半年房價走勢,41.1%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較上季微降0.3個百分點;37.9%的居民預期“上升”,較上季提高1.7個百分點;8%的居民預期“下降”,較上季回落0.2個百分點。
“在無法消除房價上漲的制度性基礎的情況下,行政干預或許是最有效的手段。政策調控的實踐表明,一般性的政策難以改變市場的運行趨勢,要阻止該趨勢的持續,不得已的方式就是‘限購’和大批量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給。”尹中立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