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對於一個正常的投資場所來説,如果投資者總是無法享受到專家理財服務,或者總是陷入所謂的“營銷陷阱”的話,那麼,對於投資者來説,除了黯然撤退後,也會懷疑“專家”們的真實能力。
根據Wind資訊統計,自去年3季度以來,已有235隻非貨幣類開放式基金成立,其中有67隻基金有今年來的業績記錄。但令人遺憾的是,這67隻基金中,只有2隻在今年來的行情中為投資者創造了正收益,且都是債券基金。同時,這67隻基金中有45隻基金今年來虧損幅度超過了10%。嘉實恒生中國企業等8隻次新基金的今年來跌幅甚至超過了20%。
從累計單位凈值角度看,去年3季度以來成立的一大批次新基金自誕生以來,一直在幫投資者“虧錢”。
統計顯示,在上述235隻非貨幣類開放式基金中,有200隻跌破面值,約佔總數的85%。其中有13隻次新基金已經較1元面值打了8折,在這13隻“打8折”的次新基金中,有10隻是在2010年成立的。如果未來行情繼續惡化,這批基金的前途更加令人悲觀。
分析次新基金可以發現,今年來出現大幅度虧損的基金主要集中在QDII新基金和指數基金上。由於業績令人失望,令部分投資者採取了主動贖回的策略。根據Wind資訊統計,今年二季度,有相關記錄的122隻去年三季度成立的次新基金平均凈贖回比例為15.8%,整體被凈贖回了241.2567億份。業內人士解釋,由於目前新基金髮行市場出現了“面子工程”,即基金公司總是能招徠部分友情資金為新基金髮行“助陣”,因此,當新基金打開申贖時,馬上會遭遇部分贖回,而因贖回産生的市場賣壓,也加重了市場本身的頹勢。
事實上,部分次新基金已經尷尬跌進“迷你型”基金的行列。比如,今年6月7日成立的匯豐晉信平穩增利C的最新份額只有5.85萬份,而去年10月25日成立的農銀匯理恒久增利C的最新份額也只有1947.7718萬份。
而從以往基金市場的規律看,但凡進入熊市後,每當市場有所反彈,次新開放式基金就會遭遇原始投資者的贖回指令,從而令基金經理被迫賣出股票倉位。而次新基金一直不賺錢這種現象的長期循環反復,將對投資者心理構成嚴重影響。第一財經日報 謝潞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