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關注全球化時代的國家經濟安全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1日 07: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隨著我國經濟融入全球化的進程加快,民族産業持續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受到來自各方的挑戰,産業安全問題愈加凸顯。為了探求維護我國産業安全的策略,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來自農業、金融業和國際經貿領域的專家學者聚首對外經貿大學主辦的“2011中國經濟安全論壇”,共同探討金融風險與産業安全、外資流入與産業安全、糧食安全等方面的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

  全球已進入糧食市場動蕩多變和高糧價時代

  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産已經連續七年增産,今年很可能實現“八連增”。雖然,我國糧食實現了“七連增”,糧食總産量達到10916億斤。但是,與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相比,中國的糧食安全仍然最脆弱。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雖然目前我國糧食供求基本平衡,但是這種平衡非常脆弱。保障糧食安全的資源條件非常貧乏;第二,這種平衡是強制 性 的 平 衡 。 種 糧 成 本 越 來 越高,比較收益不高,對地方財政收入幾乎沒有任何好處。要保障糧食安全必須有中央和各級政府強力的干預,否則這種平衡馬上就會被打破;第三,這種平衡非常緊張。雖然現在小麥供求總量基本平衡,但是稻穀和玉米供求日趨偏緊。

  四方面因素制約了我國的糧食安全。一是地,二是水,三是種子,四是錢。我國有18.26億畝耕地,但是糧食播種面積不到16億畝,人增地減的趨勢難以遏制。而且我國耕地的質量也存在嚴重問題。

  水資源的制約。經過幾十年的治理,雖然大江大河和大型灌區的治理和建設取得了成就,但是對農村的溝、渠和塘的投入太少。過去主要靠農民,現在農民也沒有積極性投,這幾年嚴重的旱澇災害,與水利投入嚴重不足有關。省、縣財政投入有限,中央財政水利投入也是杯水車薪。而且資金投入渠道非常分散,難以整合。

  種子問題,我國的作物種類小、散、弱,八、九千家種子公司絕大部分沒有獨立研發能力,我國最大的10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只佔到13%。美國孟山都、杜邦先鋒兩家公司佔有美國60%的種子市場,現在他們對中國市場垂涎三尺,而且已經進來了。

  糧食安全最大的挑戰是種糧成本快速增長,農民種糧的比較效益不高。過去農民種糧不算勞動力成本是因為農村是剩餘勞動力的蓄水池。隨著劉易斯轉捩點的到來,中國正在告別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時代,勞動力廉價的時代也已經一去不復返。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正在推動糧價整體性的上漲。在人多地少的國家大幅度提高糧食的勞動生産率,擴大糧食的生産規模很不容易。這種情況下,成本提高必然推動價格上漲。如果沒有大量補貼的話必然會出現糧食供應的短缺。

  中國要實現糧食的基本自給必須立足國內。我國每年糧食消費量佔到全世界糧食消費量的五分之一以上,佔到世界糧食貿易量的兩倍左右。但是,世界糧食市場的供給能力畢竟有限,目前中國糧食進口量佔全球糧食進口四分之一以上,進口過多國際市場難以完全滿足需要。我國已進入糧食資源較高地依賴市場的階段,其中食用油自給率不 到5 0 %, 棉 花 自 給 率 不 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