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財政部中電聯數據一喜一憂 電企5巨頭現蹊蹺虧損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1日 0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財政部19日公佈的2011年1~8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有關數據顯示,前8月,五大發電企業和兩大電網合計均盈利。

  在一週前的9月12日,中電聯官方網站公佈,今年1~7月,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公司電力業務合計虧損74.6億元,同比增虧82.7億元。其中,7月份電力業務虧損9.8億元 (上年同期為盈利22.6億元),環比增虧1.8億元。

  對此,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財政部和中電聯是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前者是從整個國有資産的情況來統計企業利潤情況,中電聯則僅從這些企業的電力業務角度作統計。

  電企輔業“很強大”?

  能源經濟學者、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中電聯一直在強調電力企業的電力業務虧損,而沒有從這些企業的整體情況去看,很大程度上也許就是一種“要求調高電價”的訴求。

  此前,中電聯曾多次建議發改委上調電價,要求對電力企業適當減免增值稅或實施增值稅先徵後返政策,或增加對發電企業流動資金貸款,並給電力公司一定的財政補貼。

  事實上,五大電力企業在電力業務之外,還有很多的金融、保險甚至煤炭等利潤比較高的業務。比如中電投的子公司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又以將近19億元直接入股了海通證券,中電投同時還控股寧夏青銅峽能源鋁業集團有限公司。而中國大唐集團旗下有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大唐燃料有限公司、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不涉及發電業務的公司。

  “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些企業的其他業務在某種程度上剛好可以彌補電力方面的虧損。”林伯強認為。

  東北證券研究所電力及設備研究員周宏宇也認為:“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應該是財政部和中電聯的統計口徑不一樣,雖然電力業務存在虧損,但作為整個集團而言,上述企業未必是虧損。”

  “報虧”意在逼漲電價?

  國家統計局此前的數據顯示,2011年1~6月份,電力行業實現利潤總額711億元,同比增長7.7%,增速與1~5月份持平。其中,6月份,電力行業實現利潤總額178億元,同比增長7.9%。有分析人士對此質疑稱,在全行業尚有盈利的情況下,五大集團為何出現了鉅額虧損?

  中電聯的分析指出,煤價上漲和財務費用增加是造成火電生産企業利潤持續下滑的重要原因,今年前6月,火電發電企業利息支出為353億元。

  然而,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行業分析師李延説,五大集團火電裝機也就佔全部火電裝機的50%多一點,353億元的利息支出也不太可能全部是五大集團支出的,其他火電企業肯定也應會支付一定的財務費用。

  記者還從相關專家處了解到,五大集團所用燃料多以重點合同煤為主,在重點合同煤價格受政府嚴格保護的情況下,五大發電集團的運營成本整體上應該是低於其他發電企業的。在此情況下,其利息支出加上利潤總額尚不及其他火電企業,這不能不讓人更加産生質疑。

  李延表示,也許五大集團的火電業務本來就不存在如此大的虧損,之所以這樣做,目的可能只有一個,那就是拿虧損來增加自己的籌碼,讓主管部門再次提高電價。

  事實上,今年4月和6月初,發改委已對多個地區上網電價進行過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