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水”動了我們的健康?
消毒不夠、消毒過量、缺乏檢測手段、濫炒概念……那一瓶瓶一桶桶看似清澈的水,實際上問題真不少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發自北京 “飲患”,國家質檢總局最近公佈的瓶(桶)裝飲用水質量抽查調查結果,很容易讓人想到這個詞。
調查結果顯示,6種飲用水被檢測出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溴酸鹽”,哈藥六廠等知名企業生産的“純中純”弱鹼性飲用水、內蒙古“景友”沙漠優質水榜上有名。
消毒時産生的毒素
飲用水裏為何會含有致癌物溴酸鹽?還要從水的消毒説起。
飲用水消毒,常用的方法有氯消毒、紫外線消毒,臭氧消毒等。由於臭氧在消毒後會直接變成氧氣,既能夠避免氯消毒後殘留的味道,也不會像紫外線消毒那樣,會因顆粒物阻擋造成消毒不徹底的現象,所以礦泉水廠家一般都採用臭氧消毒的方法。
但是,臭氧技術也有缺陷,就是會産生溴酸鹽。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楊敏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解釋説,水本身並不存在溴酸鹽,但普遍含有溴化物。當用臭氧對水消毒時,溴化物與臭氧反應,氧化後會生成溴酸鹽。也就是説,溴酸鹽主要是臭氧消毒的副産品。
溴酸鹽的産生不僅取決於消毒所用的臭氧,還取決於水源地中的溴離子,比如北京地下水中所含的溴離子不高,因此出現溴酸鹽的幾率比較少。“礦泉水中礦物質含量越高,其中含有的溴離子也就越高,利用臭氧消毒時,投加的臭氧越多,溴酸鹽的含量也會越高。”楊敏説。
研究發現,試驗鼠在長期服用含有溴酸鹽的飲用水後,會大大增加它們得腎癌、甲狀腺和腹膜間皮瘤的幾率。因此,國際癌症研究協會認為,溴酸鹽可能會增加人類患癌症的幾率,將溴酸鹽歸為2B類致癌物質。楊敏介紹,儘管溴酸鹽對人類致癌證據不足,但是對動物致癌證據充足。
目前,美國、歐盟、日本、世界衛生組織關於飲用水中的溴酸鹽含量的標準都是0.01mg/L。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飲用水中溴酸鹽的限量與美國、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一致。2009年10月,中國出臺新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將溴酸鹽列入飲用水監測項目,規定溴酸鹽含量最高不超過0.01mg/L。
不過,“新國標”實施兩年多來,並沒有管住溴酸鹽超標問題。內蒙古質量技術監督局産品質量監督處處長王莉説,二季度內蒙古抽查了其中97家企業的98個批次的産品,合格率僅為76.5%,相當於4瓶飲用水中就有1瓶不合格。
溴酸鹽並非不能杜絕
在這次“致癌水”風波中,“景友”瓶裝水備受關注,不僅因為其被檢測到的溴酸鹽實測值為標準值的8倍之多,還因為“景友”身上擁有“第十一屆全運會乒乓球項目”、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等重大活動“唯一指定用水”的光環。
“景友”生産商鄂爾多斯市景友鴻鵠礦泉飲品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成立,通過大打“沙漠牌”,重金宣傳和包裝“景友”沙漠優質水,短短幾年就名聲遠播。這家企業聲稱其産品來自北緯40度世界公認的牛奶和礦泉水的優質生産帶,是一種偏鹼性的“純天然沙漠水”。
而實際上,這種沙漠水生産工藝並不複雜:從200米井下抽水直接送入原水罐,再通過石英砂、活性炭將原水中的雜質濾掉,過濾後經過臭氧滅菌進入儲水罐,最後進行灌裝。
目前,景友公司已處於“停産整頓”狀態。
“溴酸鹽超標主要出在工藝老化問題上。”鄂爾多斯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陳繼明這樣分析“沙漠水”變“致癌水”的主要原因。而“景友”公司董事長劉冬青承認,今年初公司取水井中間發生塌方,出現水質發紅現象。為了生産需要,並沒有及時更換水源地,而是採取延長水處理沖洗時間、加大臭氧濃度的辦法控制微生物,導致溴酸鹽含量超標。
楊敏認為,與自來水是大規模生産不同,瓶裝水是小規模生産,氧化劑的使用難以控制,加上企業的管理問題,很容易導致溴酸鹽過量。
以內蒙古為例,其水源並非最優質,但是兩年內飲用水生産企業竟增至220多家,劉冬青坦言:“如果我們廠出來的産品不合格,我相信那些小廠問題肯定還要多。”
這些小廠在對溴酸鹽的檢測上同樣存在問題,有專家透露目前多數企業對溴酸鹽的檢驗能力有限,交由第三方檢測又怕增加成本,導致隱患叢生。
“實際上,溴酸鹽超標的問題完全可以杜絕,比如在建水廠前就對水源地作風險評估,但很多中小企業沒有這樣的意識。”楊敏説。
讓人擔憂的是,現在市面上的飲用瓶裝水和桶裝水,溴酸鹽超標僅僅是問題之一。
今年3月開始,國家質檢總局抽查了24個省區市211家企業的220種産品,重點檢驗了産品的微生物、重金屬、有害元素及重要理化指標,發現18家飲用水公司存在游離氯、大腸桿菌、菌落總數超標等不合格問題。
“與消毒過量引起溴酸鹽超標相比,大腸桿菌和菌落數反應了水受到污染後,企業的消毒工作不徹底。”楊敏説。
今年7月,北京市工商局和質監局公佈的46種不合格食品中,其中就包括31種因菌落總數超標而被停售的桶裝水。在這些不合格的桶裝水中,不乏“安吉爾”、“藍澗”等品牌産品。
概念叢生
業內人士認為,由於我國水務市場還處於初期階段,行業門檻過低,小企業林立,一些其他行業的大企業也跨行業蜂擁而至,必然造成國內飲用水市場的魚龍混雜,品牌眾多,質量卻參差不齊。
有專家估計,中國水市場未來空間高達3000億元。在誘人的市場感召下,行業的升溫必然引發企業的激烈競爭。
與市場魚龍混雜伴生的,則是概念水不斷衍生出來:弱鹼水、沙漠水、深海水、火山岩水、冰川水、富氧水……
隨便進入一個大城市的大超市,在瓶裝水的專櫃,都能看到琳瑯滿目的“概念水”: 比如來自海拔6000米的雪山礦泉水,來自海南的火山岩天然礦泉水等,還有來自西藏海拔5100米水源地封裝等。相比一兩元的礦泉水,這些“概念水”的價格較高,比如一瓶冰川礦泉水價格高達10元。
而針對這些概念水,國家還沒有出臺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多變的概念水也反應了飲水市場規範越來越難以統一的現實。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馬錦亞介紹,國家難以針對這些層出不窮的“概念水”作出一一的規範。
馬錦亞指出,其實這些概念水,更多的是企業在炒作水中的某一個指標,為區分産品實行的一種營銷手段。比如沙漠水、冰川水是強調其水源的産地。而事實上,“國家標準不管水從哪來,只要符合礦泉水的標準就行”。
對於一些飲用水打出“弱鹼”概念,馬錦亞介紹,學術上是認可弱鹼水對身體健康的好處的,但是地球上的飲用水包括自來水,大多是是弱鹼性。“從這個意義上説弱鹼水沒有太大的意義”。
當然不排除有的概念水確實存在其宣傳的成份,比如富氧水。“這種水是用高科技的手段來增加水中的含氧量,類似于飲料水的概念,我們組織測過這種水的含氧量確實很高,普通水難以達到這樣的水平。”馬錦亞説。
但是針對“喝氧”抗疲勞之説,有專家指出,這樣的效果缺乏科學依據。
對於概念水,楊敏認為,這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比如礦物質,人們更多是靠食物而非水來補充,幾千年來都是如此。”
水桶也“黑心”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發自北京 提到瓶裝或者桶裝飲用水的問題,就不得不提到在市場上“流竄”的“黑桶”。
今年3月,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下稱“協會”)公佈數據稱,我國每年生産合格的PC大水桶有3000萬隻以上,還有未獲得QS認證(食品“質量安全”)的PET桶大約2400萬隻以上,而全國市場總需求量每年大約8000萬隻以上。也就是説,每年至少有2600萬隻以上黑心桶流入市場,市場份額超過了30%。
“黑桶是桶裝水水質安全的第一殺手,嚴重地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協會副會長馬錦亞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説,黑心桶主要由廢舊塑料、劣質廢料、廢棄光盤甚至洋垃圾等製成。
PC桶和PET桶材料也有區別,前者是聚碳酸酯製造,後者由二甲酸乙二酯為材料,由於PET桶的有機物質殘留單體會溶解到水中,對人體健康有潛在危害,2004年5月1日實施的《定型包裝飲用水企業生産衛生規範》規定,循環使用的桶必須由PC材料製成,但是,PET桶依然在市場上大量存在。
“我國目前還不受理PET桶的生産許可,這也導致一些缺乏監管的企業生産的PET桶質量有所下降。”馬錦亞説。
不過,即便是符合國家標準的PC桶,因聚碳酸酯本身含有雙酚A,其也有隱藏的危害。雙酚A是一種雌性激素,尤其對兒童和男性會産生影響,中國衛生部制定的塑料食品包裝容器國家標準中明確規定總酚不得超過0.05mg/kg,歐盟今年3月1日規定奶瓶裏不能含有雙酚A。
“正規廠家生産的合格的PC桶是符合國家規定的,而添加廢舊PC料生産出來的PC桶,由於二次加熱,雙酚A含量會增加,很難保證不超標,同時,還可能還有難以預料的其它有毒有害物質。”馬錦亞説。
他介紹,辨別黑心桶或回收桶的一個簡單辦法就是:看上去沒有純正的淡藍色,外觀昏暗,色彩不均勻,透明度差,桶壁上有很多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