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進入9月份,廣州顯然加快了推地的步伐,未來3個月將有1.2平方公里的地塊大舉入市,但在調控升級的背景下,完成土地出讓收入的難度正在加大,扭轉土地市場的低迷或許只是地方政府的“一廂情願”。
兩地塊遭遇“零舉牌”
在18日的房博會上,廣州再次推出3幅住宅地,最終兩塊遭遇“零舉牌”,1塊地以溢價10%的價格成交。
據了解,此次出讓的3幅地塊有1塊位於廣州白雲區,另外兩塊則位於廣州番禺區,3塊地總佔地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總掛牌起始價超過11億元。
不過,該日的拍賣會上僅有4家開發商現身,萬科和保利地産也在其列。最終,只有位於番禺區的一幅佔地面積約3.8萬平方米的地塊進入了競拍環節,最終溢價10%;其他兩塊地則遭遇“零舉牌”,其中位於白雲區的地塊由萬科以12.69億元的地價購得,另外一塊地則只溢價4%。
公開資料顯示,上述3幅地塊均屬於“限地價 競配建”地塊,其中,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戶型和公租房均要佔據一定的比例,這3幅所謂的“靚地”的吸引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推地或是“一廂情願”
這是繼9月1日“9連拍”之後,廣州又一次較大規模推地。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9月1日推出的9幅地塊中有8幅地塊以底價成交,只有1塊地溢價100萬元;9月5日推出的條件較好的開發區某地塊也僅僅吸引了兩家開發商前來競拍,而此次土地拍賣則延續了這一狀況,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廣州土地市場已經開始顯現日漸低迷的趨勢。
據相關部門公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廣州的土地出讓收入為163.12億元,同比下降17.14%,僅完成全年目標的1/4左右。
在未來3個月內,廣州還將向市場推出52宗地塊,用地面積約1.2平方公里,而截至9月18日,今年廣州實際公開出讓的經營性用地面積也不過1.5平方公里。
另外一個“變化”則是,今年廣州商服用地的供應量將比往年增加五成左右,相關分析認為這也是住宅調控之下地方政府的 “避險”之舉,不過地産專家韓世同指出,這其實也是廣州發展第三産業的需要,但就土地市場來説,地方政府加大推商服用地的力度很可能只是“一廂情願”,因為商服用地有其特殊性,並非每塊地都適合發展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