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內地市場指數型産品規模超過3300億元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9日 15: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上海9月19日電(記者潘清、陳愛平)伴隨被動投資理念日益為中國投資者接受,內地市場指數型投資産品迅速擴容。截至8月末,不包括QDII基金在內,124隻指數型産品的規模達到3350億元,佔同期共同基金比例達到15%。

  記者19日在上海“第五屆指數與指數化論壇”上獲悉,過去幾年中,中國內地市場指數體系不斷完善。據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忠介紹,截至8月末,中證指數公司管理的指數達到371條,包括上證系列和中證系列。

  其中,A股體系指數涵蓋規模、行業、風格、主題和策略等類型;債券體系涵蓋綜合類、信用類、期限類和成分類;海外體系則包含了香港指數系列、華股指數系列、全球指數基金和商品體系等。

  “隨著指數投資性功能不斷增強,以及指數化投資憑藉高透明度、低成本、易複製等優勢日益獲得市場認可,內地市場指數化投資需求日漸強烈。”劉忠説。

  截至8月末的統計顯示,內地市場擁有指數基金67隻,資産凈值約為2470億元,佔共同基金規模的比例分別為8.2%和10.5%。另有31隻ETF及26隻聯接基金,資産凈值約為880億元。

  除了被內地公募基金資産作為投資標的外,中證指數在全球範圍內的應用也日益廣泛。截至8月末,27隻跟蹤中證指數公司管理指數的ETF先後在香港交易所掛牌,規模接近180億元人民幣,數量和規模分別佔港交所ETF的35.52%和10.29%。

  同期,在亞、歐、美11個交易所共上市了39隻中證指數公司管理指數的ETF,規模總計219億元人民幣。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標智滬深300ETF,規模接近66億元人民幣。

  不過快速發展的同時,內地指數化投資仍存在諸多不足。劉忠坦言,目前指數化産品規模仍很小,且平均單只募集規模下降較快。內地68家基金公司中,大多數僅管理1隻至2隻指數化産品,專業化的管理機構尚未形成。

  在産品的多樣化方面,目前內地市場創新步伐過於緩慢,表現在産品集中于核心指數,行業指數産品幾近空白,更能代表市場表現和滿足投資者需求的跨市場ETF尚未推出。

  另外,産品收益不盡如人意,低成本、標準化、高透明等優勢尚未充分發揮,指數衍生産品剛剛起步等狀況,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指數化投資的大規模發展。

  與會業內專家紛紛表示,推動內地指數化投資發展需從制度設計角度加快創新。他們建議,在交易制度創新方面,可採用“T+0”等更加多樣化的交易制度;在申贖機制創新方面,可考慮將ETF申贖業務移至場外;在審批制度創新方面,可考慮系列ETF審批,以實現指數化産品的規模化;在産品相關創新方面,可將ETF産品納入融資融券範疇,推出跨市場ETF,以及更多的ETF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