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上市公司沉迷金融遊戲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9日 09: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風險堪憂

  A股市場上,每當上市公司股價出現大幅下跌或偏低的時候,産業資本的進場“救駕”就會形成一道又一道風景。而在今年,産業資本紛紛變身為“金融資本”,更是吸引了市場的“眼球”。

  上市公司變身為“金融資本”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通過銀行發放委託貸款。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累計有52家上市公司發放112項“委託貸款”,涉及金額超過160億元,同比增長近38%。其二是購買理財産品。今年以來至9月初,有超過7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投資理財産品公告,涉及金額超過200億元。

  今年以來,在CPI持續攀升、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加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魚貫而出,受銀根收緊的影響,向銀行借貸的難度日益加大,企業通過其它途徑尋求資金成為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某些上市公司正好有閒置資金要尋找出路,“委託貸款”市場越來越大的原因正在於此。同樣,一些存在閒置資金的公司將目光瞄向了理財産品。

  上市公司“歷史悠久”的大肆“圈錢”行為早已引起市場的廣泛詬責,“不圈白不圈”、“圈了也白圈”、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圈”的股市惡習,不僅招致質疑,更是成為千夫所指。但是,某些上市公司在將鉅額資金圈到手後,不是認真做好主業,不是為股東創造最大的效益,反而玩起了金融遊戲,這樣的上市公司還值得投資者信任與投資嗎?

  毋庸置疑,上市公司沉迷于金融遊戲,其負面影響令人擔憂。其一,違背了當初的融資意向。因為缺錢才發行新股或再融資,上市公司本應將融入的資金投入到相關的項目中,以求提升業績,回報投資者。而上市公司大玩金融遊戲的行為,明顯有違誠信原則。事實上,雖然諸多上市公司聲稱動用的是自有資金,但那些通過再融資後再玩金融遊戲的又該作何解釋呢?其實不過是左手倒右手而已。

  其次,將自己置於風險境地。風險與收益從來都是相伴而行,放貸能為上市公司帶來收益,但也可能回報的是風險。今年初,維科精華曾向某地産商放貸1.5億元,但到了8月份,該地産商即出現嚴重的資金鏈問題。維科精華能否獲得放貸收益姑且不論,其本金能否收回都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而有類似遭遇的並非個別現象。另外,某些欲進行投資理財的上市公司,居然涉足諸如外匯、期貨等高風險品種,並且投入的資金不菲,確實讓其投資者感到擔憂。

  不忙主業忙副業,把副業當作主業做,是當前上市公司的一大生態。但金融遊戲不可能使上市公司實現做大做強的美夢,也不可能提升其市場競爭力與抗風險的能力,唯有做好主業,才是上市公司的生存之道,也是其回報投資者最好的方式。(曹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