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一如以往,臨近節假日,銀行開始大力宣傳吸引投資者購買理財産品,可我卻沒有找到期限比較短的産品。”這個中秋小長假,從股市回流到劉女士賬戶中的現金“休眠”了。
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近期,各銀行發售的理財産品期限越來越長,曾經紅火一時的超短期産品更是難得一見,而且收益也有所回落,起售點也變高。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是監管原因,另一方面則是銀行出於自身經營考慮不願再做“虧本買賣”。
超短期理財産品不見蹤影
去年以來,劉女士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到節假日之前她就開始關注各大銀行的理財産品,股市休市之時就買進短期理財産品,期限3~7天不等,儘管有時只有一兩百元的收益入賬,但也沒有讓資金閒著。今年中秋節,劉女士本來也想購買理財産品,可是找了多家銀行的宣傳資料,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産品。“不但收益低了,期限我也不能接受。”劉女士發現,産品的最短期限就是7天,而且選擇的空間還不大,大多數産品都是半個月以上,根本不適合短期和超短期的投資。
16天、46天、62天、90天……記者走訪3家銀行發現,計劃發行時間在9月15日之前的32款理財産品中,曾經紅火一時的1天期産品已絕跡,7天期産品也僅有一種,與之前每日均有産品銷售的情形不大相同。
起售點變高收益卻不高
以往,多數銀行理財産品的起售點為5萬元,而此次記者在32款理財産品的説明中卻看到,僅一家銀行的7款産品和其他銀行的4款産品的起售點仍為5萬元,其他均以10萬元居多,有的産品甚至只對公發售,起售點甚至高達1000萬元。
從預期收益率來看,短期理財産品仍有下滑趨勢,以7期的某銀行理財産品為例,購買5萬元的年化收益率為4.03%,購買20萬元的年化收益率為4.15%,在6月份以前同類産品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到處可見。除此之外,記者注意到,一款投資期限為5年的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産品,參考年化凈收益率為9%,而且還不含管理費。
監管部門出面干預是主因
央行剛剛將商業銀行的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繳存範圍,按道理説銀行應該是更加無米下鍋急於攬儲,理財産品收益率不漲反跌著實讓人不解。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這種狀況,監管部門出面干預應該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銀行出於自身經營考慮,也不願再做“虧本買賣”。
據介紹,8月份,銀監會下發了有關通知,禁止銀行發售投資期限7天以下的超短期理財産品,而且還要求銀行不能為“衝時點”拉存款隨意抬高理財産品收益率,一紙禁令堵死超短期理財産品發售空間。
“從考核時間點來看,目前並不是考核期,所以並不急於攬儲。”一位銀行人士向記者透露,相比6月末的高位,目前銀行間市場利率仍處於低位,説明銀行間市場資金沒有之前那麼緊張,銀行出於自身經營考量,沒有必要再推高産品收益來攬儲。另外,在央行擴大存款準備金率基數之前,銀行發行的短期理財産品大多投向票據市場,以此減少繳存數量,而央行新規將承兌匯票等票據類也納入存準基數,這類産品規避繳存的功能就此失效,銀行也就不做“吃力不討好”的事了。
本季度末或將改變現狀
“國慶節期間,銀行應該會設計一些諸如7天期之類的短期産品,吸引投資者將閒錢進入銀行。”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銀行零售部經理向記者透露,這是多數銀行的經營策略,主要是守住客戶不外流。而改變目前這種狀況,或許會在本季度末,原因和以前的季度末一樣,主要是出於考核方面的考量,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以提高收益來攬儲。
這位經理認為,在持續緊縮貨幣政策影響下,通脹壓力或將在四季度減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投資者有閒置資金,可配置期限為3個月以內的産品,同時也可關注長期理財産品,在考慮收益率的同時,需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保本或者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産品。
資金有限購買短期理財産品意義不大
由於投資期限短、預期的年化收益率高,銀行理財産品受到一些投資者的青睞,特別是一些短期和超短期産品更是在節假日成為“手中有閒錢”者的首選。不過,有理財師認為,如果算清了賬,就明白資金有限購買短期理財産品的意義並不大。
記者了解到,銀行在發售短期理財産品時,一般都將預期收益率“最大化”,這個收益並非投資期限內的收益,而是年化收益。簡單地説,投資期限內的收益=投資金額 收益率/365天 投資期限。另外,購買短期銀行理財産品還需注意募集期和贖回期,在募集期內這類産品收益僅按活期存款利率計算。不少人認為投資期限為7天的短期理財産品,到期後資金和收益就能即時回到投資者賬戶,其實,一些産品到期後需要3~5個工作日才能見到本金和收益,而這段時間裏的利息也是按活期存款利率計算。因此,資金有限的投資者購買短期銀行理財産品意義不大。
理財師建議,持有大量閒置資金的投資者在考慮配置銀行理財産品時,應重視所配置資産的流動性和盈利能力,如果短期內沒有其他投資計劃,可選擇期限在3個月左右的産品,同時根據經濟形勢和投資機會將持有的資産池進行靈活轉換。而如果只是三五天的投資期限,得先問清楚贖回期。